卷首题写“唐人草书法华玄赞,谢稚柳”,末尾有董其昌题记:“简淡一洗唐朝姿媚之习,宋四大家皆出于此,余每临之亦得一斑。壬子十月晦,御湖舟中识。”谢稚柳题跋:“草书写经唯北魏有之,此《法华经玄赞》乃出唐人草书,经卷中绝少经见。笔势颇类怀素晚年体,尤为奇妙。” ...
二是中原和江南地区的民间经生自行前往西北地区。毕竟听说那里有写经需求,自己写得一手好字,那就到那里去碰碰运气。或是熟人推荐介绍,或是自行前往。有工作机会的地方,自然就会吸引人才前往。这个道理,亘古未变。十六国时期,也是写经体规格制定的早期阶段,比如经卷高度(正文区域,不算上、下的空白区域)在23...
这组写卷时间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1)至仪凤二年(677)之间,题记内容包括:(1)书写时间(公元671——677年);(2)书手姓名及其职衔;(3)用纸数量;(4)装潢手;(5)一至三校的校书者;(6)四位太原寺高僧担任经文详阅者;(7)判官;(8)写经使。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妙法莲华经卷第三》即为...
写经体,顾名思义,是指抄写佛教典籍的书体。广义上包括楷、草、行等用于抄写佛经的书体,狭义上人们习惯只把写卷较多的类楷书的书体称为写经体。魏晋时期,写经体已形成一种独特的体态而自成体系。写自西陲、中原和江南的经卷,都有共同的性质特征。如南朝陈至德四年(公元586年)...
南北朝写经墨迹 这些标明了年号的南北朝写经墨迹,使我们能够将其书写时代精确到南北朝的具体哪一年。这个意义就非常重大了。以北朝有纪年写经墨迹为例,由于北朝的石刻数量众多,尤其是北朝墓志,基本上都标明了墓志刊刻时间。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将这些有纪年的北朝写经墨迹,与同时期(同一年,或前后相差两三年也算)...
并且认为《灵飞经》就是“写经体”的最高峰,其实则不然,看到这幅“写经体”作品,你的认识会立马发生改变,这幅“写经体”也是难得一见的,才是真正的“写经体”最高峰,名字是《兜沙经》,这幅作品,总共2500多字,也是唐人“写经”中最稀缺之精品,同时,这幅经书,也是题跋最多、最精彩、最长的写经...
回顾近两年的古写经市场行情,我们不难发现其价值的稳步攀升。202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宋人写经》以1283.8万港元成交。与此次佳士得拍卖的《无款唐大般涅槃经卷第廿六》相比,其价格已然翻了一番。这充分说明了写经作品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经济低迷时期,其价值始终坚挺。1997年嘉德秋拍...
敦煌写经残卷 敦煌经卷 | 亦称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是指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自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北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僧众为避兵火,将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复室中,然后砌一泥墙于外...
唐人写经——《百件文物说青海》之五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到唐代达到鼎盛。当时,佛经的需求量极大,于是就有人专门抄写经籍,供人诵读。在青海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件稀世珍宝——唐人写经,又称唐《羯摩经》写本,它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唐人手写经卷之一。展陈于青海省博物馆展柜中的唐人写经静默无言,却用章法...
三、尽管其结字笔法有北魏写经和墓志体痕迹,但大量单字字形,与《智永真书千字文》的相对应字形,用笔和结构都非常接近。 南北朝小楷墨迹《佛说佛名经卷第二》 临写难题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的字迹写得确实妍美,很容易激发我们的临写兴趣。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如果你真的拿出纸笔来临写这个小楷墨迹,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