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根门要做的,就是当六根面对六尘时,保持正知正念,不让贪嗔之心生起。这主要有两种方式,初学者可以通过远离,避免接触不如法的境界。因为你没有相应定力时,接触各种境界会把持不住,远离更有利于保持清净。另一种,是面对悦意或不悦意的境界时,保持智慧观照,使心不陷入其中。否则,往往顺境就起贪,逆境就起嗔,那...
“互用六根门”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互用六根门”全诗《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 释绍昙不守蜡人冰,不怜鹅护雪。互用六根门,大地一团铁。百杂碎了也,妙尽依亡。肱枕绿萝形影绝,献花百鸟自空忙。《偈颂一百零二首》释绍昙 翻译、赏析和诗意《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释宗...
根门就是指六根六门,眼根是一门,耳、鼻、舌、身、意,总共六根,所以有六门。 第一门,眼见色而悟入。譬如,当年世尊在人天大众围绕的时候,他就用于捻起一枝花,这青莲花据说是梵天天主所供养的。世尊用两指拈起来只是微笑,没有讲话,人天大众悉皆惘然,弄不清楚世尊葫芦里面卖什么药,只有金色头陀——大迦叶...
照彻十方刹土。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是佛教用语,源自禅宗,六根门头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放光动地是形容感官在清净无染的状态下发出内在的光芒,照亮周围的世界,并感知到更广阔的空间。下一句是照彻十方刹土,意味着这种内在的光芒能够照亮周围的世界,也能够感知到更广阔的空间。
🧘♀️禅修,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繁华的十字街头,还是在宁静的寺庙角落。它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环境或仪式,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息息相关。👀眼根:看到的不只是表面,而是背后的真相。 👂耳根:听到的不仅仅是声音,更是内心的呼唤。
六根还在发挥作用,但已经不再是束缚,而成了解脱的助缘。而在座的其他僧人也都得到了启发。他们明白了,修行不是要断除六根,而是要在六根门头认识本心。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是无上的妙法。这场开示过后,永明延寿大师的法席上多了许多开悟的面容。他们终于明白,六根不是生死门,而是解脱门;不是束缚的枷锁,...
“不解六根门互用”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不解六根门互用”全诗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 释绍昙 九旬禁足山嫌多,那更重加一月遥。不解六根门互用,蜡人铁做也应消。《偈颂一百一十七首》释绍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是一首宋代释宗室绍昙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中的一首...
六根:佛教中的一个名词。佛教以人身之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由眼、耳等对于色、声能生起感觉,故名根。 互用:交错运用。相互代替使用。 小提示:"互用六根门,大地一团铁。"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
“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照彻十方刹土。’的意思是,当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净无染,就能够散发出内在的光明,这种光明能够照亮我们周围的世界,也能够感知到更广阔的空间。这是一种内在的境界,需要通过修行和悟道才能达到。当我们达到这种境界时,自然就能够照耀世间,利益众生。
六根门头放光的用功诀窍六根对六尘,根尘和合生六识,六识次第分别明辨有八识。识本空花交芦,但因缘和合而有。根尘识三者和合而生触,渐通十二因缘。六根门头指的是根尘和合的通道处,也就是生起识的起点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