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者 [ wù zhě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wù zhě ] 断去一足的人。 金元两代对松花江下游直到黑龙江下游及精奇里江南北﹑乌苏里江东西从事渔猎和采集的许多不同族属部落的泛称。兀者以捕捉貂﹑鼠﹑水獭﹑海豹﹑鹰鹘等为生﹐养狗驾拖床﹐善造船。元设'管兀者吉烈迷万户府'进行统辖。明代习...
词语兀者 繁体兀者 拼音wù zhě 怎么读 【兀者】是什么意思 瘸腿的人。《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来源:-- 词典修订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中分:《庄子.德充符》:「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从中间分开。
兀者 拼音wù zhě 注音ㄨˋㄓㄜˇ
简体:兀者 繁体:兀者 拼音:wuzhe 读音:wū zhě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兀者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兀者 兀者解释 兀者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未知来源 1:刖一足之人也。《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释文:「李云:『刖足曰兀。』。」...
历史民族史> 兀者 ①元代女真的一支。一作斡者、吾者、斡拙,又称吾者野人。女真语,意为“野”;一说是满语“窝集”的同音异译,意为“大森林”或“深山老林”。分布在今黑龙江下游两岸深山密林里(一说还包括松花江下游两岸的山林地区)。金海陵王天德年间(1149—1153)已见其名。今有人说,其人辽代称兀(乌)...
历史知识> 兀者 元东北边部族名。又译兀惹、吾吉、兀儿。女真语,野人之意。金兀的改之后。元时与吉里迷为邻。出貂鼠、水獭、海豹、海东青。先后隶开元路、水达达路及兀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至正三年(1343)、六年,曾相继起义反元。明初,西迁至今呼兰河。永乐初设兀者等卫以辖之。清称窝集,即今赫...
汉语词典 > 兀者的意思wù zhě兀者拼音wù zhě 注音ㄨˋㄓㄜˇ近音词、同音词 wú zhé无辙 wū zhě圬者词语组词 兀字组词 者字组词“兀者”分字解释 兀的意思 者的意思相关词语yào jú要局 shǎo mǔ少母 zhāo sī xī sī朝斯夕斯 shí èr yīn yuán十二因缘 wèi jié慰结 yě xíng野行 tuán ...
《庄子》中有很多所谓的“兀者”,也就是身体有障碍的人,但他们都有充实的德性,他们认为形体是天赋予...
兀者,是一个居住在辽阳行省北部,属于通古斯语族的群体,他们还有别称吾者、兀者或斡拙等。满语中表示森林的词汇,如清代的"乌稽"、"窝集"等,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兀者这个称呼。兀者部名的由来,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性,常在大山老林中出没。在历史记载中,兀者特指那些被施行刖足的人,"兀"这个字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