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一起居住之处。在佛教里,俱舍的概念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不仅包含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居住的意义,更体现了佛教的无我之思、无私之行。在其中,一个人不再只考虑自己的安全和利益,而是牵挂所有人的利益和幸福。因此,俱舍的概念是佛教思想的核心之一。在现代社会...
在十不善业道中,需要知道前面七个是业,后面三个不是业。这就是《婆沙》说的:“有业道非业,谓后三业道。”我看今天的日本阿毗达磨学者,七八个人合写一篇论文,研究《俱舍论》的《业品》,半个颂写了50多页,真可谓下足了笨功夫,可惜不知道“业道”和“业”的区别。 既然十不善业道的前七是业,就需要知...
上海俱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1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杨伟华。企业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长江南路668号A3129室。沿革 2014年12月19日,上海俱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4月15日,上海俱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上海米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释义 俱舍,取自世亲菩萨所造《阿比达摩俱舍论》,系古印度语“Kosa...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Kośa,又作句舍。译曰藏,鞘,茧。包含摄持之义。玄应音义十七曰:‘俱舍,此译云藏,则库藏之总名也。而体是蚕茧,借以喻之也。’同二十四曰:‘俱舍,此翻云藏,则仓库茧鞘之总名也。含藏义,一切以名焉。’大日经疏十四曰:‘法界藏者,此藏梵音俱舍,是鞘义也。犹如世间之刀...
这是最有意思的一品。从四念住到阿罗汉果,是值得常常涵泳的。四果和九遍知的安立,和定品、随眠品关系极为密切。随眠品、贤圣品、定品,这三品是分不开的。如果《俱舍》只有时间学三品的话,一定是这三品。这三品学好,界品、根品自然就理解了。 7、智品: ...
《阿毗达磨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阿毗达磨”义为“对法”,“俱舍”义为“藏”。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
上一个阶段,我们讲了《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这是为《俱舍》开道的。其中讲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是属于根本教,后来的大乘教,分为瑜伽行派和中观学派。根本教是从基础下手,大乘两派的目的是要证最高的中道观。这在修行次第里面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印度佛学史》是从平面的角度把整个佛学看一下,从原始佛教...
“俱舍”是中国佛教的学派。又称俱舍宗。以传习世亲《俱舍论》得名。其学者即称俱舍论师。其观点为世间诸法无非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此范畴结构称五位七十五法。主张我空法有,并以四谛为次第禅观对象而终得解脱。虽仍说法自性有,但已非原有部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说。在印度,世亲...
意思为:华译为藏,是包含摄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