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道家将得道之人称为“真人”。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如果一个家族像一个有德之人一样。在治理家族的工作上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和执行力,那么这个家族治理的能力就会充裕。中国人讲究家教,家学,家训。例如颜氏家训,琅琊王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著名的家族传承下来的治家经典。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如...
这个道理扩充下来,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真”、“余”、“长”、“丰”、“普”,字虽不同,道理都是一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由扩充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到家庭乡里以及社会,更提升社会道...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春秋 《老子·五十四章》) [注译] 真:真实;有余:有剩余;乡:乡里;国:当时的诸侯城邦;丰:丰满; 普: 普及。全句译意为:把大道修炼贯彻到自身,他的德性就纯真;把大道修炼贯彻到一家,他的德性就富馀;...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真”、“余”、“长”、“丰”、“普”,字虽不同,道理都是一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
修之身其德乃真老子《德道经》第十七章《善观》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中华道德根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修身内求。即以自身为实验室,修身养性,探求自然规律与生命实相,从而逐步达到天人合一。内修有成后,以自己的道德能量去...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 ——《道德经》 - 习气观天于2024050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1.3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抖音小助手 #读书 #国学文化 #关注我分享更多国学知识 #道德经 - 国学诗词于2024121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推文# #读书# #历史# 【转发】@弘道者...
第五十四章 · 修之于身 善建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③;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④;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⑤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意思是,修道于身,其德用淳真。修道于家,其德行有余。修道于乡,其德教久长。修道于国,其国德化丰饶。修道于天下,其德施惠泽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