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论述影响深远,他在1958年的演说“两种自由概念”中,区分了积极和消极自由,对以后的关于自由和平等的关系讨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谓消极自由,是指在没有人或群体干涉我的行动程度之内,我是自由的,用伯林的话来讲,是回答了“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
今日知识点(以赛亚·柏林):柏林说,有两种自由。“消极自由”是摆脱障碍的自由,“积极自由”是实现目标的自由。柏林明确说过,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是正当的终极价值,原则上没有高下之分。但柏林想强调的是,积极自由的扭曲和滥用更具有欺骗性,更值得警惕。积极自由更容易被滥用,是因为它离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更遥远。
两种自由概念 以赛亚·柏林 著,陈晓林 译 译文载《公共论丛》No. 1·1995, (北京)三联书店 "在我这一代牛津人当中,有许多人都是因为听了他(Douglas Cole)的课、或至少是读了他的作品, 才明白政治理论是道德哲学的一枝,而道德哲学的起点,是在政治关系的领域里,发现、 或应用道德观念。我并不像有些唯心论哲...
积极自由(positiveliberty)是指人希望我的生命及决定是取决于我自己,而非外在的任何一种力量。即作为主体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觉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柏林认为这两种自由是相互关联的 一方面,积极自由可以看作是消极自由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赛亚•柏林关于自由提出的两种概念。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不受外部限制或阻碍的自由。这种意义下的自由指一个人的身体不受他人阻碍的行动。 【积极自由】是自制,通过自我掌控的自我统治,拥有积极自由就是控制自己的思想,从非理性的恐惧和信仰中解放出来,从其他一切形式的自我强迫...
柏林于1958年在牛津大学讲席教授就职典礼上的演讲,经整理成为了日后引起广泛讨论的《两种自由概念》一文。这篇文章在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明确地区分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不同的自由概念,也就是从外部约束中解放出来的自由(消极自由)和拥有足够资源去做什么的自由(积极自由)。 一个生活在荒漠中的人,不受任何限制,因...
在对自由的认识上,伯林区分了两种自由:积极自由即指“我有想做任何事而不受限制的权利”;而消极自由则指“我有选择做任何事的权利,并为之承担不妨碍他人自由的责任。” 在民主与自由的关系上,伯林认为政治民主是保证个人自由的重要前提,但简单的多数民主将造成对少数自由的戕害。因而民主不是一组可以罗列在一起代...
论以赛亚.柏林的“两种自由”[社会科学学科研究] 马翰林付志勇 约3055字 摘要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区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并批判后者而倡导前者,而是为指出众多价值之间的不可公度性,进而明确指出一元论是导致不同的自由与价值被误解的罪魁祸首。
我只想考察这些含义中的两种,却是核心性的两种;我敢说,在这两种含义的背后,有着丰富的人类历史,而且我敢说,仍将会有丰富的人类历史。freedom liberty(我在同一个意义使用这两个词)的政治含义中的第一种,(遵从许多先例)我将称作“消极自由“它回答这个问题:“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