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7];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译文】治理国家要用简单平...
以无事无为之人,使取天下为之主。圣人言,我修道承天,无所作为,而民自化成也。 王弼: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多;忌讳欲以耻贫,而民弥贫;利器欲以强国者也,而国愈昏多。皆舍本以治末,故以致此也。 朱元璋:正谓端正,治国文实,...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用正道来治理国家,用奇谋来行军打仗,以不搅扰百姓来治理天下。兵者,诡道也,各种计谋是用来对付敌人的,不是用来治理自己的百姓的。治理国家不能用奇招,而是要用正道,就是尽量少地干预、打...
《道德经》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妙音国学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①?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②;人多伎巧③,奇物滋起④;法令滋彰⑤,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翻译:治理国家要光明磊落守正守常,国家才能...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这是非常积极治国治军思想;但他又说“以无事取天下”,这种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思想,显然又与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极不和谐。我认为,这就是老子创立“无为而治”道家学说所存在的先天性的弊端。 注释 01 正:有三解: 其一,奚侗曰:“正,政也。”林希逸曰:“以...
治国和用兵,其宗旨也是完全相反的:一个是要生产,一个是要毁灭;一个是要建设,一个是要破坏;一个是要养生保命,一个是要取人性命。所以二者使用的方法也完全不同,老子概括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以正治国”,正是以清静临天下,以无为之道治国。如此,则“我无为而民自...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真正的无为是无所不为——能悟到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幸福感和获得感将自然归心。 规律二:一切弊端都是有为、有欲、好动、有事造成的;无为、无事、清心寡欲才是人类天长地久的大药方。 规律三:认真踏实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