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阿难!应当以止、观二法专精思惟。」 尊者阿难继续问: 「尊者,如果在『止』上修习、多修习后,能有怎样的成就呢?在『观』上修习、多修习后,又能有怎样的成就呢?」 「尊者阿难!在『止』上修学,最后要能成就『观』;修习『观』,最后也要能成就『止』。圣弟子止观...
止观即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断德,众善奉行是智德。福慧二德圆满者,方名如来。皈依佛陀,即皈依福德庄严与智慧了因。实践诸恶莫作等四句,需层层深入研究,身体力行,方可成就正果。愿诸仁者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道,断除烦恼,证得真理。
止观不二的实践需要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专注于特定对象,并生起正智慧以观察这一对象。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止与观实为一体而不二。这种实践方法被称为“止观不二”,是禅修中的一种高级境界。🍵 茶禅一味的体验 茶禅一味不仅仅是茶与禅的结合,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通过品味茶的香醇,...
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佛教天台宗也强调止观不二。止观,即止息一切妄念与观察一切真理的结合。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指定慧双修。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专注于特定对象,并生起正智慧以观察该对象。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止与观实为一体而不二,故称“...
止观二法的修炼应以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五事为基础。“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童蒙止观》第四章论述了如何调和五事,以助禅修:调食方面,饮食本为滋身进道所需,但食之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即不安。若食之过少,则身体羸弱,意虑不固。多食...
所以要学会定慧等持,不二止观。在心定住不动时,没有知见、没有分别时,智慧是绝对明白的。智慧绝对明白,却又不是知见分别,想成佛就得学这个定慧。心定了却没有智慧参悟,有智慧参悟了心却不定,这就是定也修不成,慧也修不成的原因。 有时虽然心不动了,但是心里的内容你不了解,这叫失于智慧观照,缺少慧观...
止,谓法性寂然;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实一体而不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大四六‧一五一下):「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p1478
532 1867华严五教止观(1卷) by:山野伍樵夫 4586 华严 by:三亩麦田 303 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 by:龙元富律师 1958 华严经 by:听友529901199 247 华严经 by:当归补能量 1.3万 华严经 by:华光如来 246 华严经 by:光芒WZ 5352 华严经 by:智度心髓正俊 25.7万 华严经浅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讲解...
41062摩诃止观二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申请认证 文档贡献者 四川有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是一家在古籍传播领域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企... 29457 16922 3.0 文档数 浏览总量 总评分相关文档推荐 摩诃止观 12人阅读 356页 ¥1.00 摩诃止观义例科 156人阅读 29页 免费 摩诃止观贯义科 330人阅读...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更多:https://www.bmcx.com/ 接口调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