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虽然简短易懂,但真正做到却极不容易。正如古人所言:“三岁孩童都识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只有真正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才能实现内心的清净与和谐。同时,“自净其意”更是对佛法精髓的深刻诠释它不仅包含了止观不二的思想还体现了对大小乘佛法的贯通与融合。六道轮回中的众生...
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双修意味着在定中生慧,在慧中定。🕊️ 止观的实践 止观不二的实践需要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专注于特定对象,并生起正智慧以观察这一对象。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中水影现万象,止与观实为一体而不二。这种实践方法被称为“止观不二”,是禅修中的一种高级境界。🍵 茶禅一味的体验 ...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更多:https://www.bmcx.com/ 接口调用|联系我们...
这句话后来演变为禅茶一味的理念。到了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其真迹被弟子带到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佛教天台宗也强调止观不二。止观,即止息一切妄念与观察一切真理的结合。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指定慧双修。止息一切...
止观不二 摘自:佛学大词典 止,谓法性寂然;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实一体而不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大四六·一五一下):‘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更多:https://www.bmcx.com/...
(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止,谓法性寂然;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实一体而不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大四六‧一五一下):「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 p1478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要想成佛道,就必须做到定慧等持,定即是慧,慧即是定,本来不二。 心不动的时候,智慧一点不差。很多人修定不够,智慧明白的时候,定没了,定来的时候,智慧没了。真正修佛道的定,跟外道是不一样的,佛道的定,心越定的时候,智慧越明白,智慧越明白,心越不动。这叫定慧等持,止观不二。当你修到定和慧是一个的...
所以这个时候,你应该去修观了。这就叫做止观要双运。所以,通过修行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呢?就像我发的一条微信说的那样:要使我们的止观双运,定慧不二。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两者一定要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自如运用,这才是真正的禅定。讲解:慧雯老师0 0 发表评论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