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三器是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平山发掘出的古中山国的三件文物,分别是中山王鼎、中山王圆壶和中山王方壶。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的中山,即春秋时期的鲜虞,本是戎狄部落的一支,过去有关的史籍记载很少。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发掘出中山国重要遗址,遗址坐落在平山县三汲公社东灵山和西灵山的南麓。出土了大量青铜...
墓主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异母兄。汉景帝封刘胜为中山王,是因其为战国时中山国之地,故名中山,治所卢奴县在今河北省定州市。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更是因1974年中山王墓的发掘而惊艳天下,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山国由中山武公建立,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公元前414年),曾...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朱元璋倚之为“万里长城”,后世亦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中山王三器” 之一的方壶,于 1978 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呈方体,小口,斜肩,腹两侧配有一对环耳,此乃战国中、晚期常见的方壶形制。其在造型方面的显著特征为,运用了八条雕龙作为装饰。壶盖上设有四个抽象的龙形钮,壶肩四棱处各雕琢有一条小龙,龙头朝上,独角大耳,颈背生鬃,长尾...
汉元帝立子刘兴为信都王,阳朔二年(前23年),改封信都王刘兴为中山王。他的封地叫做中山王国。中山王国,建昭二年(前37年)六月,汉元帝立子刘兴为信都王。阳朔二年(前23年),改封信都王刘兴为中山王。 绥和元年(前8年)八月初九,中山王刘兴去世,子刘箕子嗣位。七年,汉哀帝刘欣死后无子,王莽拥...
中山王,是琉球中山王国的君主,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中山国 中山国,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南方的大海中,为一群岛,琉球中山国是由琉球王国英祖王朝分裂出的三个地方割据之一,盘踞冲绳本岛。琉球王国在舜天王朝之前并没有国家,为海岛土著部落,隋称流虬,萨摩耶称萨南诸岛。从山南 山北 中山开始,琉球三国...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 徐达,字天德,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征虏大将军,被封为魏国公、中山王。他出身农家,自幼聪慧,容貌奇伟。在跟随朱元璋反抗元朝的过程中,他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严明的军纪,屡立战功,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出生于农家,家境贫寒。然而,他自幼聪慧,...
朱元璋龙颜大悦,更加佩服徐达。公元 1368 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帝位,任命徐达为右丞相,兼任太子少傅。次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徐达位列第一。公元 1385 年,徐达因患病在南京去世,享年 54 岁。朱元璋亲至其家参加葬礼,已示悲痛。赐谥号“武宁”配享太庙,赠其家三世皆为中山王。想...
东汉玉组佩 东汉中山王刘畅墓出土。⽟组佩是将⼏种不同形状的单件⽟佩,加佩珠⽤线以不同的⽅式串联在⼀起。东汉时期用玉制度逐渐完备,作为礼仪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组玉佩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种摆放方式是后人想的,分别有上珩、中珩、龙环、螭虎环、舞人、觿。原来的组合方式已不知。西王母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