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朱元璋倚之为“万里长城”,后世亦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徐达,字天德,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征虏大将军,被封为魏国公、中山王。他出身农家,自幼聪慧,容貌奇伟。在跟随朱元璋反抗元朝的过程中,他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严明的军纪,屡立战功,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出生于农家,家境贫寒。然而,他自幼聪慧,容貌奇伟,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
墓主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异母兄。汉景帝封刘胜为中山王,是因其为战国时中山国之地,故名中山,治所卢奴县在今河北省定州市。战国时期的中山国更是因1974年中山王墓的发掘而惊艳天下,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山国由中山武公建立,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公元前414年),曾...
他智勇双全,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位列开国 六王之首。他南征北战,一生戎马,亲自指挥并参与了明朝开国几乎所有的大小战役。他持重有谋,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他为大明王朝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功高不津。他就是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大明王朝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徐达是濠州钟离人,他出身农家...
王的功勋伟业和良行美德,强调儒家的忠信礼义,文辞雅驯,古韵十足,很多字句辞例与《论语》《诗经》《礼记》《周礼》《左传》等儒家经典高度相似,由此可见中山王 崇尚儒学、尊崇儒家的执着和品味。铭文内容不仅洋溢着大道人伦的思想,而且铭文的书法水平在当时也堪称一流。铭文字体接...
“中山王三器” 之一的方壶,于 1978 年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呈方体,小口,斜肩,腹两侧配有一对环耳,此乃战国中、晚期常见的方壶形制。其在造型方面的显著特征为,运用了八条雕龙作为装饰。壶盖上设有四个抽象的龙形钮,壶肩四棱处各雕琢有一条小龙,龙头朝上,独角大耳,颈背生鬃,长尾...
东汉玉组佩 东汉中山王刘畅墓出土。⽟组佩是将⼏种不同形状的单件⽟佩,加佩珠⽤线以不同的⽅式串联在⼀起。东汉时期用玉制度逐渐完备,作为礼仪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组玉佩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种摆放方式是后人想的,分别有上珩、中珩、龙环、螭虎环、舞人、觿。原来的组合方式已不知。西王母神瑞...
大明朝永乐三年,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去世,此时的朱棣感念自己岳父的不容易,以“中山王不可无后”的理由,命徐辉祖的长子承袭了魏国公,至此,徐达一家出了一王两国公的功勋爵位,并且传到了明末,学达一家的辉煌贯穿大明,堪称大明第一世家!结语 作为农民出身的徐达,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会有多辉煌,他将自己的...
王茁写的中山王篆书用笔精到,控笔能力很强,欣赏起来很美。王茁书《宁静致远》○铸公 用笔灵动,线条工稳,古朴优雅。三册专著(《王茁中山王篆书千字文》、《王茁中山王篆书心经》、《王茁中山王篆书孝经》)笔墨精练,文雅清新,装帧别致,独具匠意,一册在手,可谓赏心悦目。○刘德宏 其一,王茁的篆书线条清纯文雅...
中山王圆壶,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所铸,通高44.5厘米,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中山王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圆腹,圈足,有盖。器肩部铸二铺首。器腹两首弦纹间有刻铭五十九行,一百八十二字。铭文内容是追颂先王中山王的一篇悼词,除歌颂先王的贤明外,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