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出处是《春秋左传正义》,不是《春秋左传》,是唐代孔颖达对《春秋左传》的注解。 而《左传》则是:《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主要描述了古时候的服装,很美,艳丽。有礼仪之大,描述了对我国古时候的文明与尊...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出自()。 A. 《国语》 B. 《左传》 C. 《大学》 D. 《中庸》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B 反馈 收藏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大意是:中国有至高无上的礼仪,所以称作“夏”;中国有精美的服饰衣冠,所以称作“华”。 释义: 礼仪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中国传...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来自: Da Yong 2024-01-31 04:43:06 已编辑 云南 华夏文明2个成员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华夏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baidu.com ...
1、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出处: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释义:中国因为礼仪的完备而被称为“夏”,因为服饰的华美而被称为“华”。中国自古有衣冠上国之称,有一套完备的服饰礼仪系统。这也是“华夏”一词的说法来源之一。 2、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语出()。A.《论语》B.《孟子》C.《中庸》D.《左传》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出自()。A.《国语》B.《左传》C.《大学》D.《中庸》
这句话出之《左传 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出处是哪? 这句话出之《左传 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
巍巍中国,泱泱华夏。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出自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这是“华夏”一词的一种说法来源。中国自古有衣冠上国之称,有一套完备的服饰礼仪系统。而到今天,它有一个通称,叫汉服。今日服饰:明制汉服 - 主持人伊涵菲于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莱是东夷,其地又远,“裔不谋夏”,言诸夏近而莱地远;“夷不乱华”,言莱是夷而鲁是华。二句其旨大同,各令文相对耳。这是《春秋左传正义》作者对《春秋左传》这部分记录孔丘的话部分的解释。也就是相当於注释,读书笔记。 6楼2014-09-1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