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中医养生的来源 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受《周易》中和平衡观的影响,中医养生将人体的阴阳和调确立为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总则,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即阴阳和合则身体调和健康,阴阳失和则发生疾患。 因此,在日常生活...
中医养生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中医养生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有饮食调养、运动养生、情志调节、起居有常、按摩保健等。具体如下:1、饮食调养:中医注重食物的性味归经,通过合理搭配食材,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如夏季多吃清淡食物以清热解暑,...
中医养生(中医传统导引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中医养生(中医传统导引法)》项目评估合格,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入选非遗 2021年5月,...
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的重要中医治疗手段,同样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保健措施和方法。利用针、灸、推拿、穴位帖敷等进行保健强身,是中医养生法的特色之一。 针刺疗法需要具备相应执业资质才能实施。 灸法、推拿、贴敷就是根据有关经络腧穴的...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主要包括食疗、运动、按摩、草药、针灸和调整生活习惯等手段。这些方法以调和阴阳,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为主旨,旨在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食疗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根据个人体质、季节变化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食物,如冬季可食用羊肉等温补食物,夏季可选择绿豆、西瓜等清热解暑食物。 运动如太极、八...
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评估合格。入选非遗 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