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TCP连接,数据传输是基于流的,保证了数据的顺序和可靠性;而对于UDP,数据以数据报的形式发送,不保证顺序也不一定可靠。 对于Windows平台我一般使用recv和send函数进行I/O操作 代码语言:cpp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intrecv(SOCKET s,charFAR*buf,intlen,intflags); s:套接字描述符,由之前创建套接字...
flags = fcntl(sockfd, F_GETFL, 0); fcntl(sockfd, F_SETFL, flags | O_NONBLOCK); 设置之后每次的对于sockfd的操作都是非阻塞的 recv, send函数的最后有一个flag参数可以设置成MSG_DONTWAIT临时将sockfd设置为非阻塞模式,而无论原有是阻塞还是非阻塞。 recv(sockfd, buff, buff_size, MSG_DONTWAIT); send...
std::cout <<"Received message from server: "<< recvBuffer << std::endl;//输出从服务器收到的数据closesocket(connectSocket);//关闭套接字WSACleanup();//清除Winsock库return0; } 注意事项(debug过程) 运行代码之前要使用网络调试助手打开TCP服务端,注意端口号、IP地址这些要匹配。 代码主要是C语言,C++...
4.accept 接受客户端的连接 5.接收(recv) 发送数据(send) 6.关闭连接 client(客户端) 1.new 个 socket 2.bind(ip,port) 3.connect (server.ip,server,port) 4.recv() /send() 5.关闭连接 2.程序 服务器程序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pragma comment(lib...
int ret=recv(sclient,revData,255,0); if(ret>0) { revData[ret]=0x00; cout<<revData<<endl; } //发送数据 const char * sendData = "你好,TCP客户端!\n"; send(sclient, sendData, strlen(sendData), 0); closesocket(sclient); }
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面向连接的(基于TCP)套接字进行通信,请求与响应过程 及应用程序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面向无连接(基于UDP)的socket 编程 无连接服务器一般都是面向事务处理的,一个请求一个应答就完成了客户程序与 服务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Windows Socket 程序设计 ...
NO1. 写过网络通信程序的人都知道,尤其是服务器端程序,我们不能直接调用send和recv这类函数进行数据收发,因为当tcp窗口太小时,数据发不出去,send会阻塞线程,同理,如果当前网络缓冲区没有数据,调用recv也会阻塞线程。这是入门级的做法。 NO2. 既然上述做法不好,那我就换成主动检测数据是否可以收发,当数据可以收发...
echo 2 > /proc/sys/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重试2次 #accept ss -antl #其中Send-Q就是队列最大长度,Recv-Q是当前队列积压数量,当队列满后,linux默认会丢弃连接 cat /proc/sys/net/ipv4/tcp_abort_on_overflow #0 :如果全连接队列满了,那么 server 扔掉 client 发过来的 ack ; ...
SOCKET sf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 //TCP协议 三、bind() int WSAAPI bind( [in] SOCKET s, [in] const sockaddr *name, [in] int namelen ); 参数 [in] s 标识未绑定套接字的描述符。 [in] name 指向要分配给绑定套接字 的本地地址 的 sockaddr 结构的指针。
int tcp_socket = 客户端连接到服务端的socket或者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连接的socket。 receive_thread() //负责接收数据包的线程 { tcp_packet = recv_packet (tcp_socket ); ///TCP 是流协议,因此,我们必须至少定义一个表示包大小的头+包内容,才能保证TCP数据传输的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