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第二步,以次磷酸钠(SHP)为固体P源,在350℃下进行气固P掺杂反应,在此过程中,次磷酸钠热解释放出磷化氢气体,并与g-C3N4在气固反应模式下反应。通过P掺杂,成功制备了表面粗糙、疏松的三维多孔超薄g-C3N4纳米薄片。基于CVD中气体...
p掺杂c3n4是一种由碳、氮和磷元素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活性。通过p掺杂,可以调节c3n4的能带结构,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将单原子负载在p掺杂c3n4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因此,p掺杂c3n4负载单原子催化剂在催化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p掺杂...
P掺杂的g-C3N4的最高产生H2的速率为318μmol h-1g-1,,是未掺杂时的2.98倍。本研究为高效修饰g-C3N4开辟了一条简单、环保、可持续的新途径。相关成果以“Controlled preparation of P-doped g-C3N4nanosheets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为题目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C...
作者制备了两种P掺杂C3N4负载Cu单原子催化剂,分别为Cu配位原子为3个N原子(CuN3@PCN)和3个P原子(CuP3@PCN)结构。XPS和XANES结果表明CuN3中的Cu价态高于CuP3。EXAFS结果表明Cu在CuN3@PCN和CuP3@PCN结构中的配位原子分别为3个N和3个P原子。 CuN3@PCN光催化CO2还原的产物仅有CO,产率为49.8umol/gh,高于CuP3@PCN...
文章要点2:研究发现,P掺杂可以在g-C3N4的带隙中引入中间带隙态,从而拓宽了g-C3N4的光响应范围,提高了g-C3N4的电导率。此外,P掺杂g-C3N4和MoP界面上的Mo-N键可作为电子“传输通道”,从而促进电荷从P掺杂g-C3N4转移至MoP,同时肖特基势垒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文章要点3:测试表明,所优化的P掺杂g-C3N4/MoP光...
Cu基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CO2还原性能。本文研究P掺杂C3N4负载Cu单原子光催化CO2还原的性能。P掺杂使得N配位Cu对CO2和COOH吸附能力增强,导致CO产率明显提升。 正文: Cu基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CO2还原性能。掺杂能够调控C3N4的带隙,优化光催化性能。因此,本文研究P掺杂C3N4负载Cu单原子光催化CO2还原的性能。
在本次研究中,加入磷元素是为了调节g-C3N4的性能,同时还提供了牺牲剂和Pt助催化剂以帮助有效地光催化制氢。结果表明,以不同的碳磷比制备的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是不同的。P掺杂的g-C3N4的最高产生H2的速率为318μmol h-1g-1,,是未掺杂时的2.98倍。本研究为高效修饰g-C3N4开辟了一条简单、环保、可持续的新途...
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新颖的P掺杂MoS2/g-C3N4层状结构复合材料,它可以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并通过形成Mo-N键产生强相互作用用于光催化杀菌。通过实验和理论证实,P掺杂的MoS2/g-C3N4异质结构不仅产生双层内建电场来驱动电荷的转移,还有利于分离氧化还原位点进...
瑞禧小编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和SBA-15热共聚成功制备了磷掺杂的介孔石墨类氮化碳(P-mpg-C3N4),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透射电镜能谱(EDS)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方法对催化剂形貌结构和光...
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 P掺杂g-C3N4纳米片的功能自组装及其低/无Pt负载条件下高效稳定可见光催化制氢,利用自组装法将n-型金属氧化物均匀组装至P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表面,解决了复合材料在光催化过程中由于材料团聚和界面接触差导致的载流子复合和传输阻力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