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AC 分子在进入细胞后,其结构中的目标蛋白(Protein of interest, POI)配体可特异性地与相应的靶蛋白结合,而另一端可以募集 E3 连接酶从而形成 POI-Linker-E3 ligase 三元复合物,其中 E3 连接酶可介导泛素结合酶 E2 对 POI 泛素化。被泛素标记的 POI 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此过程无需靶蛋白配体长时间...
显而易见。首先,它具有出色的催化降解功能。不同于小分子抑制剂只能单一作用蛋白,PROTAC分子能同时降解多个蛋白分子,从而在低剂量下就能展现出显著的药效。而且,即便细胞内PROTAC分子的浓度较低,其药效也能持续保持。其次,与传统小分子和抗体不同,PROTAC技术并不直接抑制蛋白活性,而是通过介导致病靶蛋白的降解...
DeepTech 通过桌面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系统梳理以 PROTAC 和分子胶为主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以及其他嵌合体技术,探讨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优势和瓶颈、靶点和适应症布局逻辑、临床管线进展、潜在市场空间、企业格局、发展前景等问题,以飨读者。
其中,PROTAC是一种基于泛素-蛋白酶系统而发展的一种蛋白降解新技术,其重要组成部分E3连接酶配体被发现是这一技术路径最为重要的突破,标志着改善PROTAC分子成药性成为可能。在2015年第二个E3连接酶——HVL被发现后,全球PROTAC研究项目激增,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蛋白降解技术路径之一。不同于传统小分子靶向药物,PRO...
其中,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它是具有E3泛素连接酶招募者与感兴趣蛋白(POI)配体连接的异双功能小分子,通过诱导E3泛素连接酶与POI靠近实现靶蛋白降解。PROTAC分子具有高效、低耐药性等特点,同时能靶向“不可成药”蛋白,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靶向蛋白质降解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TPD) 是一项药物利用细胞自身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或溶酶体靶向降解目标蛋白质的技术,按具体作用原理又可细分为近10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其中,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ia, PROTAC)已成为药物研发中发展最快且最具优...
该综述介绍了靶向蛋白降解(TPD)技术在药物发现和临床实践中发展和优化,尤其是PROTAC和分子胶,以强调其变革潜力和提高有效性和临床应用的努力,为“硕果时代”铺平道路。靶向蛋白降解(TPD)是一种革命性的疾病治疗策略,与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等主要关注抑制蛋白质功能的治疗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先进的技术利用...
1、PROTAC背景介绍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是一种新型靶向蛋白降解技术。2001年,Craig Crews和Raymond Deshaies教授提出PROTAC概念,并报道了首个PROTAC分子—PROTAC-1,可靶向降解甲硫氨酰氨肽酶-2(METAP2),开创了这一革命性的技术 [1]。2008年,Crews团队采用Nutlin招募...
接下来,我们探讨了一种与PROTAC不同的降解技术——分子胶。分子胶是一种分子量小于500道尔顿的单价小分子,它本身对靶蛋白并无亲和力。然而,通过结合E3泛素连接酶并利用其作用,“分子胶”能促使两种蛋白质相互接触,从而增强靶蛋白与E3泛素连接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机制使得“分子胶”能够识别并促进靶蛋白的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