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法是由大津展之(おおつのぶゆき)发明的算法,故称大津法。 一、 数学原理 大津法又叫最大类间方差法、最大类间阈值法(OTSU)。它的基本思想是,用一个阈值将图像中的数据分为两类,一类中图像的像素点的灰度均小于这个阈值,另一类中的图像的像素点的灰度均大于或者等于该阈值。如果这两个类中像素点的灰...
大津法(OTSU)是一种确定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的算法,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从大津法的原理上来讲,该方法又称作最大类间方差法,因为按照大津法求得的阈值进行图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与背景图像的类间方差最大。 方差: 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前景两部分。因方差是灰度分布均匀性的一种度量,背...
Otsu大津法是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阈值选取算法。其原理是通过找到使得类间方差最大的阈值来实现图像的分割。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简单的图像分割任务,其步骤如下: 1.计算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获得各个灰度级下的像素数量。 2.根据像素数量计算各个灰度级的占比。 3.在灰度级范围内循环迭代,计算每个灰度级作为阈值分割后...
该算法由日本科学家大津展之(Nobuyuki Otsu)于1979年提出。这个算法看似简单,却与统计分析中的“方差分析”方法有非常深的渊源。我们今天在介绍该算法原理的基础之上,通过简单的C#代码来演示它的实现。我们在给灰度做二值化的时候,需要设定一个固定的阈值,我们并没有一个万能的阈值,而QSTU大津法则是根据灰度图像本...
图像处理阈值分割之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法/OTSU 简介: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津法,简称OTS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2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
如图,从图A可以看出,直方图有两个明显的波峰和一个明显的波谷,表明灰度普遍分为两个密集区域。此时将门限设置在两者之间的波谷,则可以很好地分割出背景和物体。 同理,观察图B,有三个明显的波峰和两个明显的波谷,此时可以设置双门限,将图像分割为三类,如下图冰山就是很好的例子,分割为暗背景、冰山的明亮区域和阴影...
OTSU大津法对图像二值化 OTSU算法 (1)原理: 对于图像I(x,y),前景(即目标)和背景的分割阈值记作T,属于背景的像素个数占整幅图像像素个数的比例记为ω0,其平均灰度μ0;前景像素个数占整幅图像像素个数的比例为ω1,其平均灰度为μ1。图像的总平均灰度记为μ,类间方差记为g。
otsu法阈值分割 Otsu阈值分割法是一种确定阈值的算法,也被称为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算法)。该方法基于图像的灰度分布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两部分,分割的依据是两类之间的间类方差最大,即类别内的差异最小化。这种方法常用于图像进行二值分割时的自适应阈值计算。Otsu阈值分割法的原理如下:1. 假设图像的...
opencv二值化函数 threshold(src_gray,dst,threshold_value,max_BINARY_value,threshold_type),threshold(gray, binary, 0, 255, THRESH_BINARY | THRESH_OTSU);这里二值化,即图像像素值变成0或255,THRESH_OTSU是确定阈值分割点,这个是库函数确定的,下面介绍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