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存储单元的串联结构决定了NAND FLASH无法进行位读取,也就无法实现存储单元的独立寻址,因此程序...
NOR Flash 闪存在硅上的布线和结构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NAND架构的布线和结构如下图所示。多个(通常是8个)记忆单元以类似NAND闸(或称“与非门”)的方式彼此串联。当所有的字线都拉高(1)时,位线就被拉低(0)。 NAND Flash 闪存在硅上的布线和结构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NOR闪存架构提供了足够的地址线来映射...
NOR FLASH和NAND FLASH都是使用浮栅场效应管(Floating Gate FET)作为基本存储单元来存储数据的,浮栅场效应管共有4个端电极,分别是为源极(Source)、漏极(Drain)、控制栅极(Control Gate)和浮置栅极(Floating Gate),前3个端电极的作用于普通MOSFET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浮栅,FLASH就是利用浮栅是否存储电荷来表征数字0...
总结一下NAND flash的结构: die->plane->block->page->cell 理解记忆:die(天香小区)->plane(二栋)->block(一单元)->page(二楼)->cell(三号) 再看看逻辑视图(小区平面图) NAND flash制作工艺上分为2D和3D 相当于平房和楼房的区别。3D制作工艺更加复杂,但是单位体积能提供的容量更大,效率更高。现在企业存...
NOR FLASH 最大的劣势就是单元面积太大,导致其成本下降困难。幸亏NOR 的发明人(Fujio Masuoka, Toshiba ENG)又发明了 NAND 。NAND 的单元面积小,后来又有多比特技术(MLC/TLC/QLC)与3D堆叠加持,单位比特成本得以大幅下降。因此在消费电子存储领域,包括 手机/SSD/MicroSD等,NAND Flash 是绝对的霸主。不过也有例外...
一,Flash的内存存储结构 flash按照内部存储结构不同,分为两种:nor flash和nand flash。 Nor FLASH使用方便,易于连接,可以在芯片上直接运行代码,稳定性出色,传输速率高,在小容量时有很高的性价比,这使其很适合应于嵌入式系统中作为 FLASH ROM。Nor Flash架构提供足够的地址线来映射整个存储器范围。
NOR Flash:NOR Flash使用NOR门结构,其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可以直接访问。它的内部结构更接近传统的存储器结构,具有并行访问特性。NAND Flash:NAND Flash使用NAND门结构,其中存储单元通过行和列进行寻址。它的内部结构更接近于逻辑门结构,具有串行访问特性。存储密度:NOR Flash:由于其较为复杂的内部结构...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
所以 NOR 型的闪存存储器实现按位随机访问,而NAND 只能同时对多个存储单元同时访问。对于 NOR FLASH,如果任意一个存储单元被相应的字线选中打开,那么对应的位线将变为 0,正是由于这种和 NOR 门电路相似的逻辑关系,使得这种结构的闪存被称为 NOR 型闪存,而 NAND FLASH需要使一个位线上的所有存储单元都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