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导致lnp激活RNA疫苗和疗法的事件时间表 1958年,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被提出,即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信息流,这为后续的基因治疗和RNA疫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4年到1973年期间,脂质体(liposomes)和钙-磷酸盐-DNA共沉淀法被发现,这为后续的LNP技术提...
在核酸领域,递送技术的地位相对更重要,甚至是占据半壁江山。裸露的核酸药物易受核酸酶降解的影响,这限制了它们的半衰期。为了有效,核酸药物需要被递送至细胞质(siRNA、mRNA)或细胞核(ASO、DNA和CRISPR)。LNP(脂质纳米颗粒)是目前核酸药物中研究应用最多的递送系统之一。BioNTech、Moderna和CureVac三巨头的mRNA...
2017年,有学者在NPG Asia Mater发表文章:《Lipid nanoparticle-mediated efficient delivery of CRISPR/Cas9 for tumor therapy》,他们筛选了超过 56 种试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聚乙二醇磷脂修饰的阳离子脂质纳米颗粒 (PLNP) 的递送系统,该系统可以压缩和包封Cas9/sgRNA质粒,形成PLNP/DNA的核壳结构,在 A375 ...
然而,传统的基因递送载体存在诸多问题,如免疫反应强、基因整合风险高和有限的细胞摄取等。而LNP作为非病毒载体能够安全、有效地将基因治疗工具,包含短干扰RNA (siRNA)、反义寡核苷酸(ASO)、微小RNA、DNA和CRISPR/Cas9等,运送到体内并发挥其作用,不仅能够精确地修正致病基因,还能够实现基因替代和基因沉默等多种治疗效果...
这些iGeoCas9 RNP-LNP在与细胞中的单链DNA(ssDNA)模板递送输送时,还能诱导同源重组修复(HDR),并在一次静脉注射后高效地编辑小鼠肝脏和肺部。例如,iGeoCas9 RNP-LNP配方中含有可降解离子化脂质,在Ai9小鼠的整个肝脏组织中平均编辑了37%的组织,...
1958年,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被提出,即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信息流,这为后续的基因治疗和RNA疫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4年到1973年期间,脂质体(liposomes)和钙-磷酸盐-DNA共沉淀法被发现,这为后续的LNP技术提供了技术原型;1981年,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的概念被提出,这一概念对后续LNP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984...
DNA启动的自扩增RNA复制子(DREP)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系统,其基于在真核启动子控制下的编码saRNA的质粒。一旦质粒进入靶细胞的细胞核,saRNA 就会从 DNA 转录出来并转运到细胞质。DREP与 saRNA 类似,可诱导转染细胞凋亡,从而消除不太可能发生的染色体整合事件,但具有 DNA 稳定性的优点。有研究人员利用DREP 系统设计...
而LNP作为非病毒载体能够安全、有效地将基因治疗工具,包含短干扰RNA (siRNA)、反义寡核苷酸(ASO)、微小RNA、DNA和CRISPR/Cas9等,运送到体内并发挥其作用,不仅能够精确地修正致病基因,还能够实现基因替代和基因沉默等多种治疗效果。这些治疗效果的实现,为遗传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药物递送 LNP与ApoE...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这两类分子能够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zhi疗的,就是核酸药物。核酸药物包括反义核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小ji活RNA(saRNA)、信使RNA(mRNA)适配体(aptamer)、核酶(ribozyme)、抗体核酸偶联药物(ARC)等,是基因zhi疗的一种...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3、mRNA的主要脂质纳米载体。 (A)脂质体、脂质体和脂质纳米颗粒;(B)纳米结构脂质载体;(C)阳离子纳米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