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p-gfp-lc3质粒作为自噬研究领域的重要分子工具,其设计原理基于荧光蛋白标记与自噬体膜蛋白的融合表达机制。该质粒通过将红色荧光蛋白(rfp)、绿色荧光蛋白(gfp)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进行基因重组,构建成能够实时监测自噬流的双标记系统。质粒骨架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元件:哺乳动物表达启动子cmv、多克隆酶切位...
RFP(Red Fluorescent Protein,红色荧光蛋白)常被用于标记等用途,与LC3关联起来,可以用于追踪自噬相关的活动。而GAP在这里可能是某种调控因子或者是和这个体系相关的一个组件。 当这个系统开始工作时,假设GAP起到一种调控或者启动的作用。它可能通过与某些特定的分子相互作用,来触发后续包含RFP - LC3的一系列反应。RFP...
1 μM Obatoclax处理K1细胞24h后,GFP-RFP-LC3阳性自噬斑点显著增加;TEM观察表明(图B),Obatoclax处理后,K1细胞出现与溶酶体共定位的自噬囊泡形成,并且损伤的溶酶体或大泡明显增加,间接表明Obatoclax中和了溶酶体。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在酸性环境中淬灭的特性,研究人员开发出了GFP-LC3工具检测自噬,可使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但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效果不够理想。2.3.2 RFP-GFP-LC3 在GFP-LC3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发了GFP-RFP-LC3工具,红色荧光蛋白(RFP)在酸性环境中信号稳定。报告基因发出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图像重合时...
细胞感染过表达 SensGFP-StubRFP-LC3 的自噬检测慢病毒(注:自噬检测慢病毒具有 shRNA 表达框,因此可同时在此步骤对待研基因进行敲减操作)后 24hr,加入适宜浓度 Puromycine 药物筛选 3 天,清除未感染细胞。 2)Day4:细胞铺96孔板 铺1×104个细胞...
(3)检测自噬流,即在荧光显微镜下采用GFP-RFP-LC3等融合蛋白来示踪自噬体形成以及降解。这种检测方法是使用GFP-RFP标记及追踪LC3,利用GFP(绿光)在酸性环境中淬灭的特性来观察自噬,是目前自噬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体的作用原理可见图3。图3 GFP-RFP-LC3作用原理图 汉恒生物作为国内首个研究自噬的公司,...
LC3双荧光自噬流原理是指通过标记LC3蛋白的N端和C端分别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红色荧光蛋白(RFP)结合,来研究细胞中的自噬过程。自噬是一种细胞内垃圾清除机制,可以通过分解细胞内受损或老化的蛋白质、细胞器和长链脂肪酸等细胞成分,提供新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理解自噬的调控机制和功能对于许多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自噬小体向自溶酶体的成熟可以通过利用GFP在酸性溶酶体环境中淬灭来量化。 RFP-GFP-LC3 融合,自噬体呈现黄色,而自溶酶体由于 GFP 荧光淬灭而呈现红色。 也可通过长寿命蛋白质的同位素标记,跟踪整个过程。 在研究自噬时,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噬和细胞凋亡之间存在显著的标记重叠,例如,组织蛋白酶和 Beclin-1 也与介导细...
LC3荧光质粒是一种将LC3基因与荧光蛋白(如GFP、RFP等)融合的重组质粒,通过转染细胞,可实时观察自噬体的形成、动态变化及数量,是研究细胞自噬机制的重要工具。 结构特点:LC3荧光质粒通常由启动子、LC3基因、荧光蛋白基因、终止子等元件构成,确保在目标细胞中高效、稳定地表达融合蛋白。 荧光标记:常用的荧光蛋白有绿色...
目前文献对自噬过程进行观察和检测常用的策略和手段有: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3的剪切;通过电镜观测自噬体的形成;在荧光显微镜下采用GFP(-RFP)-LC3等融合蛋白来示踪自噬体形成以及降解。近几年对自噬流的研究日趋增多,针对于此我们汉恒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用于实时监测自噬(流)的mRFP-GFP-LC3腺病毒,mR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