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p62 在自噬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除上文提到的 LC3 外,其他自噬底物表达量的变化也可以用于监测自噬流。p62 是研究广泛的一个自噬底物。在自噬体形成过程中,p62 作为连接 LC3 和聚泛素化蛋白之间的桥梁,被选择性地包裹进自噬体,之...
LC3是自噬标志物,内质网膜包裹受损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细胞质基质型LC3(即LC3-Ⅰ)会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转变为(自噬体)膜型(即LC3-Ⅱ),LC3-Ⅱ蛋白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受损线粒体的降解。某研究小组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并测量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LC3-...
首先与需降解的胞质成分集结在一起,然后隔离膜延伸并包裹封闭胞浆成分形成一个双层膜的结构即自噬体(au...
细胞自噬形成时,GFP-LC3或mCherry-GFP-LC3融合蛋白转移至细胞自噬体膜,在荧光显微镜下形成多个明亮的绿色或黄色荧光斑点。当细胞自噬溶酶体形成后,酸性的溶酶体环境使GFP荧光淬灭,而mCherry荧光不受影响,细胞自噬溶酶体呈现红色荧光。因此,可以通过LC3荧光指示系统来监测细胞自噬流。 图3. LC3细胞自噬双标系统追踪细胞...
自噬病毒工具,便于直接感染目的细胞后直观地观察细胞自噬的整体水平。自噬单荧光标记慢病毒 吉满自主研发出单荧光(绿光或红光)标记的自噬指示产品,当细胞内没有自噬发生时,荧光-LC3融合蛋白会均匀地分散在细胞质中,一旦细胞发生自噬活动,荧光-LC3融合蛋白就会聚集并转位到自噬体膜,此时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
此外,通过表达ZDHHC7增加ATG16L1的S-棕榈酰化促进了LC3-II的生成,而通过删除ZDHHC7减少ATG16L1的S-棕榈酰化抑制了LC3脂化过程和自噬体形成。在机制上,在ATG16L1的Cys153残基上添加一个疏水的16碳棕榈酰基,增强了ATG16L1-WIPI2B复合...
自噬病毒工具,便于直接感染目的细胞后直观地观察细胞自噬的整体水平。 自噬单荧光标记慢病毒 吉满自主研发出单荧光(绿光或红光)标记的自噬指示产品,当细胞内没有自噬发生时,荧光-LC3融合蛋白会均匀地分散在细胞质中,一旦细胞发生自噬活动,荧光-LC3融合蛋白就会聚集并转位到自噬体膜,此时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明亮...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细胞自我消化的过程,它通过形成自噬体来包裹并运输受损的细胞器或蛋白质,最终将其降解在溶酶体内,并将可回收组份再次进入细胞代谢利用。这一过程对于细胞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细胞自噬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微自噬(microautophagy)、巨自噬(ma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
在自噬过程中,LC3-I会被包括Atg7和Atg3在内的泛素样体系修饰、加工,与磷脂酰乙醇胺(PE)偶联,形成脂质化形式的 LC3-II,定位于自噬体的内外膜上。 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后,外膜上的LC3-II被Atg4切割,产生LC3-I循环利用;内膜上的LC3-II被溶酶体酶降解,导致自噬溶酶体中LC3含量很低。 因而,LC3蛋白水平被用来作为...
检测细胞自噬的金标准,尽管电镜能直观地揭示自噬体的存在,但其操作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LC3,这个自噬过程中的关键标志物,成为了科学家们更为青睐的研究工具。LC3最初被发现与微管关联蛋白有关,但在深入研究后,与酵母蛋白Apg8/Aut7/Atg8的相似性揭示了其在自噬中的核心作用。哺乳动物中,LC3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