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S非靶代谢组学的技术路线包括实验检测和数据分析两大部分,其中实验部分包括样本收集、代谢物提取、代谢物检测,数据分析包括原始数据的处理、数据质控、数据评估、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通过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组间差异的代谢物,然后对其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图2 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技术路...
LC-MS非靶代谢组学的技术路线包括实验检测和数据分析两大部分,其中实验部分包括样本收集、代谢物提取、代谢物检测,数据分析包括原始数据的处理、数据质控、数据评估、统计分析。统计分析通过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组间差异的代谢物,然后对其代谢通路进行分析。 图2 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技术路线...
非靶向代谢组学依托液质联用(LC-MS/MS)技术,通过正离子(pos)和负离子(neg)两种数据采集模式,对样本中的未知代谢产物展开全面、高效率的检测与分析。在样本经过前处理代谢物提取后,首先通过色谱技术将各代谢物进行分离,随后利用质谱进行详细检测。以下为质谱检测过程中所涉及的仪器型号及相应的色谱、质谱条件...
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已被用于发现食品生物身份鉴定的标志物,是确认食品真实性的有力工具。例如可以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确认普通小麦中是否参入硬粒小麦。有研究对牛奶、羊奶和水牛奶进行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发掘了11个生物标记物并使用PCA方法对验证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其中一个生物标记物β -胡萝卜素仅存在...
图1. LC-MS 代谢组学的一般流程图[2]。 一个包含四个重要阶段的 notame 工作流的总体概述 ■Part 1:研究设计 Q:代谢组学出现在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paper更是数不胜数,我该如何开始设计呢 A:代谢组学更像一种研究技术和方法,实验设计有 2 个关键内容,小 M 给大家列出来了。
采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CK和LS蟹鳃代谢组的变化。经过数据处理,共检测到 16,261 个质谱特征信号,鉴定出 4,023 种代谢物。鳃提取物的可检测代谢物含有脂肪酰基、羧酸及其衍生物、甘油磷脂等。 图3 | 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在ESI (+) (A)和 ESI (-) (B)中来自QC样品的鳃样品的BPC;青蟹的CK和...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学科,非靶向代谢组学是无偏向性对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相对质量小于1500)同时进行检测分析的代谢组学。 LC-MS是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技术对待测组分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没有要求,不需要繁琐的衍生化步骤,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温度低,分离物质快速、高效,是...
非靶向代谢组学(Untargeted Metabolomics)主要是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自建数据库或公共数据库对样本中代谢物进行搜库定性和相对定量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高通量、广覆盖的特点。主要研究思路针对对照组和处理组中检测到的代谢物通过单维和多维统计方法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再进行代谢通路分析进而阐明机体的作用机制,或筛...
通过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和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物谱发现,如图1a所示,就发育持续时间而言,实验(Tr)组的9.59±0.27天显着长于对照组(CK)组的8.23±0.11天(P <0.01)。如图1b所示,就生存率而言,Tr组的19.78±1.5%显着低于CK组的88.56±1.4%(P <0.001)。如图1c所示,Tr组...
本次课程主题为《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主要分为代谢组学简介、代谢组学技术简介、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和数据采集、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和代谢物结构鉴定几个方面。 一、代谢组简介 基因组学——What can happen;转录组学——What appears to be happening;蛋白组学——What make it happen;代谢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