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GLP-1RA较口服多肽类药物用药更为便捷。1)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高,对于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患者而言,口服给药 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依从性;2)小分子药物生产成本远低于生物药,生产工艺相对成熟;3)小分子GLP-1需要在安全性方面做得 更好。多肽通常起源于内源性物质,整体安全性相对可控。从全球研发来看,小...
截止2023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在研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共有38款,其中,礼来的Orforglipron处于第一梯队,也是唯一处于临床3期的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一骑绝尘;24款GLP-1小分子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猎药人俱乐部团队绘制 GLP-1小分子制剂在糖尿病领域布局最多,其次是肥胖,也在向非酒精性脂肪肝领域冲击,...
如前所述,司美格鲁肽与利拉鲁肽均为小分子GLP-1RA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氨基酸的替换和脂肪酸侧链的添加而延长半衰期,经过脂肪酸侧链的添加,可以让分子进入血液之后与白蛋白发生紧密的结合,从而减少经肾脏的滤过,同时第8位氨基酸的替换可改变DPP-4的剪切位点,从而使分子能抵抗DPP-4的降解,进一步延长这个分子在体内的半...
在研发进展方面,辉瑞的两款口服小分子GLP-1RA 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分别因肝毒性和耐受性问题已终止后续试验;礼来的Orforglipron研发进展较快,已推进至III期临床;以恒瑞医药HRS-7535为代表的口服小分子GLP-1RA紧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与Orforglipron由礼来从中外制药引进不同,HRS-7535完全由恒瑞医药独立自主...
1.1 针对 T2D 的小分子药物 GLP-1 RA 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是一种30-或31个氨基酸长的肽激素,来源于胰高血糖素前肽的组织特异性翻译后加工。它由肠道内分泌细胞释放,通过增加胰岛素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来控制进餐相关的血糖升高。GLP-1还能抑制胃排空和食物摄入,使营养吸收最...
作为国内知名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恒瑞医药在糖尿病领域推出多款产品,在今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2023)上更是携两大新产品——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RA(HRS-7535)和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RS9531)的最新研究成果[1,2]而来,两项均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次递增剂量(SAD)和多次递增剂量(MAD)的1期...
2023年,辉瑞相继终止了两款GLP-1口服小分子激动剂,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一日两次)的临床开发。 失意后的辉瑞,决定再试一次。 2024年7月11日,辉瑞宣布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1期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确定推进其剂型改良版danuglipron(一日一次)。 该研究旨在探索原...
2023年12月1日,辉瑞公布了口服GLP-1RA药物Danuglipron治疗成人肥胖症的2期临床试验顶线结果。 尽管药物的减重数据很好,但由于不良反应奇高,辉瑞还是决定终止了Danuglipron 每日2次剂型进入3期临床的计划,只保留了Danuglipron 每日1次剂型的开发计划。 “小分子”“口服GLP-1”“不良反应严重”……辉瑞的药物和临床...
“小分子”“口服GLP-1”“不良反应严重”……辉瑞的药物和临床试验讨论点极多,让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放在了小分子GLP-1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未来药物的开发路线选择上。 但真正炸裂的,还得是那一句: “安慰剂组的停药率高达40%” ...
小分子GLP-1RA与多肽GLP-1RA相比,从使用角度看,小分子GLP-1RA分子量小,可避免皮下注射,且服药不受饮食和剂量的限制,能极大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以突破口服多肽制剂生物利用度低和服用限制多的缺陷;从生产角度看,小分子药物小分子药物大多数是通过液相合成,在产能上没有固相多肽合成的限制,而且小分子药物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