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BCL是 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随着细胞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步,DLBCL的分子诊断得到了更充分的认识,并对DLBCL的亚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不同的亚型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DLBCL分型 表1 DLBCL分型 DLBCL新的诊断思路 DLBCL形态学分类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由大或...
MCD和N1以ABC为主,EZB主要为GCB型,BN2则为未分类亚型。而随后两年该团队对这一分型系统进行了完善,将DLBCL分为更加细分的7大分类,新增了A53(TP53突变为主要特征)和ST2(以SGK1和TET2突变为特征、另一组GCB表型为主的肿瘤)两个亚型,以及将EZB亚型细分为EZB‑MYC+(伴MYC重排)和EZB‑MYC-(不伴MYC重排)两个...
不同分子分型DLBCL患者,其预后存在差异性,其中MCD、N1型预后较差。在LymphGen分型中,DLBCL被分为7种亚型,其中N1、MCD、EZB myc+型预后较差,5年OS率分别为27%、40%和48%;其次为A53和BN2型,5年OS率分别为63%和67%;而EZB myc...
DLBCL是 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随着细胞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步,DLBCL的分子诊断得到了更充分的认识,并对DLBCL的亚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不同的亚型临床预后截然不同。 DLBCL分型 表1 DLBCL分型 DLBCL新的诊断思路 DLBCL形态学分类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由大或中等大小的肿瘤性B细胞组成,可以细分为中心母细胞...
1. 细胞起源分型(GCB vs. ABC型)- GCB型总体预后优于ABC型,5年生存率约60% vs. 35%。- ABC型中MCD亚型(MYD88/CD79B突变)对BTK抑制剂敏感,但传统化疗效果较差。2. 遗传学异常 - 双打击/三打击淋巴瘤(MYC、BCL-2/BCL-6重排):侵袭性强,中位生存期仅12-18个月,强化方案(如DA-EPOCH-R)...
4. T细胞/富含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侵袭性淋巴瘤,以大细胞为主,并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DLBCL: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DLBCL,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6. 原发性皮肤型DLBCL,腿部型:这是一种与皮肤尤其是腿部相关的DLBCL亚型。7. EB病毒阳性DLBCL,NOS:这是一...
DLBCL分型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Marek Trněný教授总结了基于LymphGen基因分型靶向药物的选择策略(图1)。 图3 LymphGen算法将DLBCL分为7种亚型 基于淋巴瘤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者们进行了很多重要的研究,如ROBUST研究是一项针对ABC亚型DLBCL患者的III期研究,对比R-CHOP+来那度胺(R2-CHOP)和R-CHOP+...
DLBCL的基因分型 对于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这一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由于其生物学复杂性,将标准免疫化疗与靶向特定通路的新药相结合,以改善治疗结局的尝试遇到了困难。 因此,通过简化分类算法进一步揭示 DLBCL 的分子异质性非常必要,从而提高结局预测的准确性和靶向治疗的疗效。
由此可见,Non-GCB 型患者能够更多地从免疫化疗中获益。另外,免疫化疗可能消除了 GCB/Non-GCB 分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接受 R-CHOP 或 CHOP 治疗后生存期无差别。但 bcl-6 表达阴性的患者,接受 R-CHOP 比 CHOP可明显改善 FFS 和 2 年 OS(79%比 17%,P=0.0003)[16]。
Table 1 三项研究的DLBCL主要亚型分型的比较 Fig.7 各亚群患者的生存情况统计 最新的分子分型研究及其诊疗价值 虽然这三项研究在分子分型上对于部分基因突变的归属有些许差异,但通过对病人的随访追踪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分子分型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相较于传统的COO分型,仍是有显著意义的。然而,技术和经费上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