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CUT&Tag分析依托先进的Protein A/G-Tn5融合蛋白体系和高通量测序平台,专注于解析蛋白质-DNA互作,特别是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组蛋白修饰的全基~因组分布。我们的检测涵盖从样本制备、测序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支持,提供全面的基~因组注释、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解析,帮助您精准揭示基~因调控网络,为表观遗传学、...
CUT&Tag(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是一种专注于DNA-蛋白互作研究的革新性工具,主要用于识别转录因子或组蛋白修饰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结合位点。CUT&Tag分析利用酶切与转座酶标记技术,精准定位转录因子或组蛋白修饰在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助力研究DNA-蛋白互作机制,为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精准...
值得注意的是,CUT&Tag分析表明,转录起始位点(TSS)上的组蛋白H3K9la需要HBO1。此外,受调控的Kla可促进关键信号通路和肿瘤发生,通过评估HBO1-敲除(KO)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以及临床组织中组蛋白H3K9la的水平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点。此研究表明HBO1作为一种乳酸转移酶介导组蛋白kla依赖的基因转录。 对Hela和HBO1-KO细胞的K...
CUT&Tag在文库构建上更加容易操作,并且相比于CUT&RUN,CUT&Tag有更好的重复性,更低规模的细胞数量下限。 接下来我将介绍cut&tag数据上游分析流程 首先拿到公司测序得到的fastq文件(Raw Data),上传到服务器的特定文件夹中,例如/home/zyn/cut&tag/fastq 质控 cd/home/zyn/#注意mkdir -p ./cut&tag/fastq报错,是...
表1 CUT&Tag与ChIP-seq实验相比具有的优势 CUT&Tag在植物上的应用 2019年Kaya-Okur等人首先在哺乳动物中使用CUT&Tag技术提供了高分辨率测序来分析不同的染色质组分,通过在低样本量和单细胞水平分析组蛋白修饰、RNA聚合酶II和转录因子的表达证明了CUT&Tag技术的实用性 (Kaya-Okur et al., 2019)。这是首次运用CUT...
依托先进的Protein A/G-Tn5融合蛋白体系和高通量测序平台,我们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CUT&Tag技术分析。一、文库构建和测序流程 从DNA样品到最终数据获得,样品检测、建库、测序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对数据质量和数量产生影响,而数据质量又会直接影响后续信息分析的结果。因此,获得高质量数据是保证生物信息分析正确、全面...
CUT&Tag本身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技术,zui终所获取的实验结果也是测序文库。CUT&Tag的文库与ChIP-Seq类似,都是200-1000bp左右的文库。测序所得的数据可以用常规的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无需特殊的分析软件。一般的实验流程为:细胞与磁珠结合—一抗孵育—二抗孵育—转座体孵育—片段化—DNA提取—PCR构建文库—文库纯化—质检...
(5)测序与数据分析:包括数据质控、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frag分析、富集峰分析、富集峰Motif分析、Peak富集区域差异比较分析。图3.CUT&Tag方法流程(Nat Commun 10, 1930 (2019))相关应用文献一:标题:Positiv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microglial glucose metabolism by histone H4 lysine 12 lactylation in ...
CUT&Tag技术利用一抗靶向结合目的蛋白,二抗孵育放大信号,创新性地使用pAG-Tn5融合蛋白与一抗和二抗结合,在Mg2+条件下精准切割目标区域并进行建库测序分析,实现对DNA-蛋白质互作的捕获和验证。 相比于ChIP技术来说,CUT&Tag技术凭借原位捕获DNA与蛋白质互作的特点,建库更...
Stephen Henikoff团队于2019年研发了CUT&Tag,作为ChIP-Seq(免疫共沉淀测序)的改进和替代方法。CUT&Tag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低背景噪音和低细胞量需求,已成为揭示基~因调控机制、解析染色质状态和推动精准yi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广泛应用于表观遗传学研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疾bing机制解析、yao物筛选与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