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和CUT&Tag都是研究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疾病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选择使用哪种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课题设计、实验条件以及样本类型进行综合考虑。ChIP技术适用于需要大量样本且对实验过程有较高要求的研究场景;而CUT&Tag技术则更适用于样本量有限、需要高效...
CUT&Tag技术的诞生无疑给了ChIP实验人一剂强心针。作为一种新的DNA-蛋白质互作技术,与传统的ChIP-Seq技术有着根本不同,以其实验周期短(<10小时)、步骤简单(无需超声破碎和免疫共沉淀)、细胞起始量低(10万以下,乃至单细胞)、重复性好、信噪比高等...
是CUT&RUN的2.0版本。CUT&Tag完全颠覆传统ChIP-seq(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的操作流程,它能够高效、...
ChIP 实验的这些弊端无疑让 DNA 蛋白质互作研究变得低效,遇上珍贵的样本更是身心的折磨,让导师经费烧到心慌。到底该如何破解这种窘况?CUT&Tag®4.0 时代的到来,也许可以为正在苦恼的小伙伴们增加一点信心(图 1)。 图1. ChIP 与 CUT&Tag 的比较 少细胞高兼容——CUT&Tag CUT&Tag 技术的核心是在 Tn5 上融...
且无需超声破碎处理步骤,有效降低了样本在前期处理过程中的损,所以CUT&Tag可使用相对于ChIP-seq更低...
CUT&Tag-qPCR方案目前做CUT&Tag-qPCR时,有两种,一种是蛋白酶K消化和gDNA提取后直接qPCR实验,一种是完成建库后进行qPCR。这两种方式都有文献可参考。目前翌圣更推荐完成建库后进行qPCR实验。qPCR 定量检测 qPCR试剂以翌圣的Hieff UNICON® Universal Blue qPCR SYBR Green Master Mix(Cat#11184)为例。反应体系...
翌圣CUT&Tag产品重磅上线 翌圣生物CUT&Tag试剂盒相较于传统的ChIP-seq,优化了反应体系和实验操作流程,文库时间更短(仅需7小时),起始样本要求更低,抗体投入量更少,文库产量更高等优点,是蛋白质-DNA互作研究技术的又一颠覆性创新。 1.更高的文库质量。
ChIP-seq作为研究蛋白质与DNA互作的经典技术,迄今为止仍然被大多数的客户在使用且在文章见刊。但是CUT&Tag作为该研究的新秀,也是崭露头角,光芒正盛。当然,小翌觉得CUT&Tag技术这个新秀光芒正盛,是自身实力也有市场发展需求的影响。CUT&Tag技术于2019年问世,问世以来,受到热捧。但是最初,CUT&Tag技术有被质疑,...
CUT&Tag是在未固定细胞或细胞核上进行的,避免了标准ChIP工作流程中的固定、染色质制备和超声处理步骤。 超声波处理不仅需要昂贵的专用设备,而且实验设置非常具有挑战性;此外,过度固定和过度超声会破坏蛋白质表位,阻止它们被免疫沉淀;并且有些抗体在自然条件下效果更好。
与传统的ChIP-Seq相比,CUT&Tag不需要使用甲醛交联以及免疫共沉淀,而是通过针对靶蛋白(如转录因子、染色质重塑蛋白)的抗体和Protein G/A的介导,使得与Protein G/A融合的Tn5酶在切割DNA片段的同时在序列两端加上测序接头,经PCR扩增后即可形成用于高通量测序的文库(图1)。CUT &Tag技术具有细胞投入量低、信噪比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