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的期望不仅是提高反应的持久性,而且是在使用单靶点CAR-T细胞治疗后复发或难治的患者中重新产生响应。 在少数研究中,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似乎已证明DOR和OS优于单靶点CAR-T细胞。例如,接受CD19单靶点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的OS与接...
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的临床前期研究中,靶向CD33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被证实对AML细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表现出高效的细胞毒性,且持续时间长,能够有效延长动物的生存期。然而,Wang等人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不进行淋巴细胞耗竭的情况下,尽管抗CD33 CAR-T细胞能够短暂减少白血病细胞,但也存在4级毒性反应的风险。
近日,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IF=41.2)上的研究显示,一种新型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LV20.19)在R/R MCL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总体缓解率高达100%,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突破性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基于Beacon®单细胞光导平台的CAR-T细胞功能表征分析,也确认了CD19与CD20的双靶...
在成功构建nfP2X7-CAR-T细胞后,研究人员分别在单层培养、3D球体培养和小鼠实验中确认了靶向nfP2X7 CAR-T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的攻击杀伤能力。 单层培养的nfP2X7 CAR-T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具有细胞毒性 在此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卵巢癌细胞单层涂覆,24 h后加...
CD19是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B-ALL和NHL)中最重要的靶抗原之一,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正常B细胞表面也有表达,但在其他组织及血液细胞中无表达,因此被认为是CAR-T细胞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理想靶点。迄今为止,已有七种抗CD19 CAR-T细胞产品获批上市(美国4款,中国3款),用于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
最近,B7-H3已经成功地应用于B7-H3-CD70串联双靶点CAR-T细胞。与单个靶向CD70或B7-H3相比,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观察到临床前存活率的提高。 一系列研究表明B7-H3可以作为胶质母细胞瘤CAR-T疗法的有希望的治疗靶标。B7-H3特异性CAR-T细胞在体外对GBM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在GBM模型中有显著更长的中位生...
图2 CAR结构[1] 而所谓的多靶点CAR-T细胞,主要是设计用于靶向不同的肿瘤抗原,包括具有两个CAR的双CAR-T细胞或具有多个单链抗体(scFv)的串联CAR-T细胞。这种多靶点CAR-T,理论上能够克服肿瘤抗原异质性与肿瘤抗原逃逸 图3多靶CAR-T,克服肿瘤抗原逃逸[2] ...
成功的CAR-T细胞治疗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靶点的选择。理想的靶点应该在肿瘤组织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不表达或极低表达 。(2)可溶性单链抗体(ScFv)的来源。鼠源性的ScFv会引起宿主抗异基因体液免疫应答,缩短CAR-T细胞在体内的续存时间。(3)体内扩增的能力。CAR-T细胞需要在体内有效的扩增,才能杀死肿瘤...
本文创新性地采用了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同时针对BCMA和CD19两个靶点进行研究,这在增加治疗缓解率和减少耐药性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此外,本研究的高缓解率和较长的中位PFS及OS,为R/R MM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尽管研究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患者群体主要来自中国,但这些初步结果表明,BC19 ...
因此,联合CAR-T细胞和PD-1免疫检查点阻断可以增强CAR-T细胞治疗的效果。 ROR1靶点 ROR1是CAR-T细胞治疗的候选靶标,因为它在许多淋巴和上皮恶性肿瘤的表面上表达,并在肿瘤细胞存活中具有推定的作用。 第一阶段试验(NCT02706392)检测了靶向肺癌和乳腺癌中表达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ROR1)的CAR-T细胞的有效性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