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测序法是当前临床工作中ABL突变检测的常规方法,其结果是指导临 床治疗的主要指标。为了实现实验室检测标准化,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现 根据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室间比对过程暴露的问题制定检测规 范。各实验步骤分述如下。 1・ 根据白细胞计数采集相应的标本量,以保证足量的有核细胞数,建议 白细胞计数正常的...
1、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检测实验室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及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具有标 志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t(9;22 )(q34;q11 )形成的Ph染色体,分子水 平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导致ABL酪氨酸激酶处于持续活化状态。伊 马替尼等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CML ...
大部分患者能够获得满意疗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原发或继发耐药,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是耐药的主要机制.直接测序法是当前临床工作中ABL突变检测的常规方法,其结果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主要指标.为了实现实验室检测标准化,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现根据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室间比对过程暴露的问题制定检测规范.各实验步骤...
理想的突变检测方法需要在灵敏度与检测结果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之间取得平衡。《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检测实验室规范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突变检测敏感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能够在低水平突变时检测到突变,临床医师可以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
再是伊马替尼的靶点。此外,BCRABL的ABL激酶区的基 因突变可以导致耐药,这样的突变通过破坏结合位点或者使 激酶维持失活状态来抑制伊马替尼与BCRABL蛋白的结 合 [2] 。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中基因点突变的发生率为 35%~70%,是伊马替尼耐药的主要机制。
摘要: BCR-ABL融合蛋白具有特殊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导致细胞异常.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成为目前治疗Ph+白血病有效的方法之一.继首个以BCR-ABL融合基因为靶向的抗癌药物伊马替尼出现耐药以来,开发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成为热门.本文就目前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可以选择性地阻断ATP与BCR/ABL激酶结合位点,有效地抑制BCR/ABL激酶底物中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使该酶失活,进而阻止了一系列的信号传导,引起BCR/ABL阳性的细胞凋亡。 03 BCR/ABL激酶抑制剂的发展历史 造2001年第一个BCR/...
29、步骤五:对经步骤四质控过关的样本进行靶向测序文库制备,并使用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测序,所得测序数据可用纳米孔基因测序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出bcr-abl1融合基因的融合位点、abl1酪氨酸激酶区突变和bc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 30、进一步的,所述样本选自人外周血样本或骨髓样本、以及人白血病相关细胞系...
尼洛替尼是一种选择性的BCR 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有效性是伊马替尼的20~50倍,能抑制除T315I外的伊马替尼耐药性BCR ABL突变[10]。该药于2007年10月29日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CML。图3 Nilotinib结构式虽然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效,但一些研究者报道它们使用后将在ABL激酶区引发新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