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对角线元素求和 输入一个5×5的数组,分别求其主对角线和辅对角线上元素之和.输入:5×5的数组 输出:主对角线和辅对角线上元素之和 输入样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输出样例:65 65 提示:主对角线为从矩阵的左上角至右下角的连线,在数组...
(1)用户通过输入,点击按钮(Command)2生成规模为*的数字矩阵;(2)矩阵元素随机生成,并按数组顺序保存,如规模为3*3的矩阵,元素对应数组的排列方式如图a所示;(3)点击按钮(Command)1后输出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以及其元素之和。程序界面如图b所示,程序代码如下:...
对角线上的元素是指矩阵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连线上的元素。因为秩为1的矩阵只有一个非零的主元,其余元素为零,所以对角线上只有一个非零元素。 因此,秩为1的矩阵对角线元素之和就等于这个非零元素本身。也就是说,对角线元素之和等于 a(或 b、c等,取决于具体的矩阵)。©...
那是单位矩阵。在矩阵的乘法中,有一种矩阵起着特殊的作用,如同数的乘法中的1,这种矩阵被称为单位矩阵。它是个方阵,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称为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均为1。除此以外全都为0。单位矩阵为
矩阵的迹,定义为方阵对角线上元素之和,即 tr(A)=a11+...+ann=∑i=1naii.。 矩阵的迹等于矩阵的特征值之和。 证明:若方阵A可以进行特征分解,方阵 Q 的各列为A的特征向量, Λ 为元素为对应特征值组成的对角矩阵, ∴tr(A)=tr(QΛQ−1)=tr(ΛQ−1Q)=tr(Λ) 若A是实对称矩阵,则 A=tr(...
本例子给出的是矩阵为4! 先来一个输入的程序: for(i=0;i<z;i++) { for(j=0;j<z;j++) { cin>>a[i][j]; } } 接下来进行对角线求和! 两个下标相等的是: if(i==j) {s+=a[i][j];} 然后是斜对角线的相加! if((i+j)==z-1)//下标减去1!就是斜对角线!
答:由于 反对称矩阵 满足 aij = - aji, 主对角线上元素全是0 所以主对角线以下元素由主对角线以上元素唯一确定 所以维数为 n-1 + n-2 + ...+ 2 + 1 = n(n-1)/2.求n阶全体对称矩阵所成的线性空间的维数与一组基 答:1、n阶全体对称矩阵所成的线性空间的维数是 (n^2 - n )/...
A*是A的伴随矩阵,它是各项的代数余子式,再转置而得,据定理:每行各项与各自的代数余子式之积之和等于|A|,每行各项与其他行的代数余子式之积之和等于0,得A与A*乘积是同阶行列式,并且对角线上的元素全是|A|,其余部分全是0,根据矩阵的运算,可把|A|提出,即推出:AA*=A*A=|A|E ...
1、求一个n阶方阵的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 设n阶方阵: a11,a12,.a1n, a21,a22,.a2n, ., an1,an2,.ann, 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 (a11+a22+a33+.+ann)+(a1n+a2(n-1)+a3(n-2)+.+an1).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向量点乘,就是相同指标乘之后加在一起,矩阵运算本质也是一堆“点乘”组合成一个向量。 但是不仅仅是点乘 举个别的例子 Mii 这个东西就表示矩阵的对角线元素相加,也就是矩阵的迹 以此类推,所有向量矩阵运算都能用这种方式定义。 下回讲怎么定义的和gklij这种玩应怎么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