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
魏收撰《魏书》,可以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并不多。据他自己说,可资参考者,主要有邓渊的《代记》十余卷,崔浩的编年体《国书》(一称《国记》),李彪改编年体为纪、表、志、传综合体国史等,但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峦、崔鸿、王遵业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晖业撰的《辨宗室录》;其余就是当...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
后来,魏收又被广平王征召,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出仕,不久又兼任中书舍人。虽然官职不如从前,但毕竟离政治中心稍远了。凭借过人的才华,魏收和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温子昇、邢卲(字子才)齐名,被称为“三才”。这时,孝武帝和高欢之间的关系几近决裂,双方都摩拳擦掌,准备兵戎相见。魏收得知消息,再次忙不迭地辞官...
一、说说魏收这个人的出身 魏收在弱冠之年的时候,赶上北魏末年那战火纷飞、武人掌权的当口。魏收起初打算习武,可他压根就不是那块料,练舞戟的时候,被荥阳的郑伯猷给嘲笑了,随后就丢开武的,改成从文,拼命读书。后来他的才学跟温子升、邢子才不相上下,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作“三才”。魏收跟温、邢这俩人比...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敬忠,赠仪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便会撰著文辞。跟随父亲来到边地后,却又喜欢上了骑马射箭,并准备依仗武艺晋升。荥阳郑伯戏弄说:“魏郎用过了几多戟?”收惭愧,便改变志向认真读书。夏月,坐板床,随着树荫移动读诵文章,几年下来,板床因此...
一、说说魏收这人是打哪来的。魏收二十岁的时候,北魏末年正打得不可开交呢,武人可牛气了。魏收一开始想练武艺,可他天生就不是练武的料儿。练舞戟的时候,荥阳有个郑伯猷就笑话他,打这起,魏收就不干武的事儿了,发了狠读书。再后来啊,他的学问跟温子升、邢子才一样厉害,当时的人都管他们叫“三才”...
一、魏收的来历 《魏书》的曲折命运,与它的作者魏收是分不开的。魏收(507-572年),是由北魏入北齐的人,其人性格出脱、狷狂偏狭、学识丰富、经历丰富,极富争议。世人对《魏书》的非议,很大程度上是从其人品而引发的 当魏收弱冠之际,正是北魏末年战火纷起、武人当道之时。魏收起初想习武,但天生不是这...
这件事,对魏收与《魏书》的命运也产生了影响。魏收一生的沉浮,总是伴随着权力更迭,他没有主动投入其中,但权力的旋涡总是将其卷入。中国文人的命运,大抵如是。魏收受高洋信任,众人皆知,他确实也为高洋献计献策,以报答当初的知遇之恩。高洋执政晚期,总担心太子高殷性情怯懦,难堪大任,觉得自己百年之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