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马氏体的晶体...
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以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对其性能进行调整的不锈钢,通俗地讲,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这种特性决定了这类钢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平衡相图中必须有奥氏体相区存在,在该区域温度范围内进行长时间加热,使碳化物固溶到钢中之后,进行淬火形成马氏体,也就是化学成分必须控制在γ或γ+α...
马氏体为钢的显微组织类型之一,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而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但是这类钢的焊接性较差。概念 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6%。碳含量...
马氏体是一种由奥氏体经过淬火或其他方式形成的金属晶格结构,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优异的耐磨性。在冷却过程中,当金属达到临界温度以下时,原本存在于奥氏体中的碳原子会从晶格中分离出来,并与铁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这些新形成的化学键会导致晶格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马氏体。 二、马氏体的形成机制 1.淬火法...
针状马氏体,又称片状马氏体或高碳马氏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片较粗大,往往贯穿整个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 的马氏体大小受到限制,因此片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则。针状马氏体按一定方位形成。...
马氏体的硬度和强度 马氏体相变的切变特性造成了在马氏体晶体内产生大量的微观缺陷(如位错、孪晶及层错等等),使马氏体强化,称为相变强化。试验证明,无碳马氏体的屈服强度约为280MPa左右,与形变强化铁素体的屈服强度接近。而退火状态铁素体的屈服强度仅约为120MPa左右。这表明,马氏体的相变强化使屈服强度...
板条状马氏体是由许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细板条组成的组织,各束板条之间角度比较大。板条状马氏体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的韧性,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冷加工。Wc<0.3%。 2.片状马氏体:常见于高,中碳钢,每个马氏体晶体的厚度与径向尺寸相比很小其断面形状呈针片状,故称片状马氏体或针状马氏体.由于其...
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是钢件达到强韧化的重要基础。由于钢的种类、成分不同,以及热处理条件的差异,会使淬火马氏体的形态和内部精细结构及形成显微裂纹的倾向性等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马氏体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因此,掌握马氏体组织形态特征并进而了解影响马氏体形态的各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一、马氏体的形态 ...
马氏体,英文名称:Martensite; 19世纪90年代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阿道夫·马滕斯(Adolf Martens,1850-1914)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字母代号:M。 1、定义 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变而成的。马氏体通常是体心立方结构,而母相奥氏体则是面心立方结构,马氏体是由母相奥氏体转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