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达到快乐,不在于选择什么器具。 饰礼乐,选人伦。 《庄子》 修治礼乐,确定人伦关系。 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 《孟子》 你的君主要实行仁政,选派你来,你一定要尽力。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荀子》 对于有德才的人,不依级别次序而破格提拔;对于无德无能的人,不等待片刻...
(但是如此这般也太虚伪了。)儒家“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其礼乐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悖于真正的仁义精神。所以,墨子就不仅坚决反对儒礼“亲疏有别、贵贱有等”的宗法性等级观念,强调“兼爱”、“尚同”与“尚贤”;也反对儒家的“厚葬”、“久丧”,要求“节用”、“节葬”,...
小提示:"言之必可行,讵饰礼乐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可行:(形)可以实行:想一个~的办法去解决这件事。
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8);莫之顾而进之,谐之佞;希(9)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10);不...
所属专辑:墨子(原文+译文)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儒家丧礼和婚礼的规定,混乱而虚伪。儒士不过是把丧礼当作生财之道。儒家的天命说让人缺乏进取心,安于贫困。儒家崇古不作的主张自相矛盾,存在严重的逻辑谬误。儒家主张对败逃的敌人施仁义,是敌我不分,不利于天下万民。
②从原文“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可以看出,渔父认为孔子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答案:(1)DFH(2)A(3)C(4)①向上对国君竭尽忠心,向下对百姓施行教化,打算用这样的方法来使天下获益。②渔父正操起船桨撑船,回头看见...
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宗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
3月7日下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联袂打造的“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开幕,展览将从2024年3月8日持续至2024年5月26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杨建武、浙江理工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留学生以及众多博物馆同行出席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尼山世界...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3月8日电(记者 冯源)礼乐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为孔子一生所坚守。在孔子故乡曲阜,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极具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7日下午,“孔府旧藏礼乐服饰文物特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开幕,共展出礼乐服饰文物近百件。明成化夔龙纹大方鼎 (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和...
诸子站在不同的思想立场、依据不同的政治信念来批评孔子,在他们眼中,孔子成了一个繁饰礼乐、崇尚无用的仁义、扰乱人心、败坏人的自然本性而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 帝制中国时代(秦汉到清王朝灭亡) 孔子被尊奉为“为汉制法”乃至“垂宪万世”的神明素王、至圣先师;孔子乃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拥有绝对权威而历久弥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