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道与难行道”,略称难易二道,为净土宗所立之判教。净土宗将佛陀一代之教法大致分别为二种,一是以陆路步行之难,比喻众生于五浊恶世欲凭自力而期入圣得果之修行,称为难行道;反之,以水上航行之易,此喻众生依佛之慈悲与广大智慧,而往生净土、证果开悟之法门,称为易行道。这是根据龙树菩萨所判...
《净土与禅》一书中,解释「难行道」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而「易行道」为「多集诸佛功德的净土行。」易行即安乐行,多集佛功德的净土行,不仅称名念佛,礼敬诸佛、忏悔、发愿、随喜、请佛说法、请佛住世、随顺佛学等,都属于易行道,如弥勒菩萨所修即易行道。龙树菩萨因众生心性怯弱而提供...
什么是难行道?一是靠自力修行,修禅,修密。圣道门是靠自力的难行道,净土门是靠他力的易行道。二、“难行道”修行的条件 如果修到不退转地,也叫阿鞞跋。有两个条件,第一要 “行诸难行”。“行”就是修行,“诸”就是非常多的意思,也就是说,要修种种非常困难的法门。要广修六度万行,否则不能...
难行道易行道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略称难易二道。为净土教所立之判教。净土教将佛陀一代之教法大别为二种,即难行道与易行道。以陆路步行之难,比喻众生于五浊恶世欲凭自力而期入圣得果之修行,称为难行道;反之,以水上航行之易,此喻众生依佛之慈悲与广大智慧,而往生净土、证果开悟之法门,称为易行道。此...
所谓难行道,就是以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修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道,这是修行佛法的通途。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于在因地时发了无上正等的大菩提心而成佛。也就是说,发愿求成佛道者,通常是要先成就信心。依据《璎珞经》说,修行信心,须经一劫、二劫、三劫,...
难行道是指佛学修行者自初发菩提心起,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生生世世牺牲自己而成全众生,那是靠的是修行者所发的愿力,维持之生生世世的救世工作,是比较艰难的行门,如果愿力不够坚强,往往在再三再四中而退心。圣严法师有道,但这一行门却要比“易行道”来的快速。所以,修行学佛者,首先要发愿有信心,...
龙树菩萨乃古印大乘佛法集大成者,其难行道(靠自力)与易行道(仗佛力)的判教,独具慧眼,深契佛心。昙鸾、道绰、善导等祖师传承此净宗心要,惠利震旦众生至深且巨。 理明则信深,信深则愿切,愿切则行专。近期“东林法音”公众号将每日连载大安法师辑译的《净宗法...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是因为靠佛力,对比难行道的五种难,则一样都不难。易行道只要信佛,并不需要靠自己的智慧,没有智难。只要厌离娑婆愿生净土便是成佛正因,此心谁都能发得起来,没有发心之难。乘佛愿力没有恶人恶缘破坏之难,得生净土即得不退转。没有颠倒善果之难,佛力助持无自力之难。昙鸾大师对易行道和难行...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先持戒,靠戒法来对治身口的过失,靠止观来对治内心的颠倒。这种戒定慧要经过无量劫的时间。这当中当然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