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二》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
《饮酒·其二》,是魏晋陶渊明做的一篇诗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渊明《饮酒·其二》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饮酒·其二》原文: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饮酒·其二》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
饮酒·其二魏晋 : 陶渊明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写人 抒情 品格 译文及注释译文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 注释云有报:说...
饮酒 其二朗读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诗词 拼原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
[晋]陶渊明《饮酒其二》原文、注释、赏析 [晋]陶渊明《饮酒(其二)》原文、注释、赏析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注释: 1、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意谓积善有报之说深可怀疑,伯夷、叔齐皆积善之人,却饿死在西山。《易·坤》:“...
《饮酒 其二》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表现出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陶渊明《饮酒其二》赏析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陶渊明《饮酒...
饮酒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注释 1.夷叔:伯夷和叔齐。商亡后,伯夷和叔齐不肯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西山,指首阳山。 2.苟:如果。 3.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荣启期九十岁了还以绳索为衣带,何况他壮年时呢?荣启...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饮酒·其二》正是他思考人生哲理的代表作之一。最后,我想说,陶渊明的这首诗让我深刻反思了善恶报应和道德坚守的意义。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或许应该慢下来,思考一下如何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