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下面就由店铺来讲解陶渊明饮酒其二吧。 饮酒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作品赏析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
陶渊明《饮酒其二》赏析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陶渊明《饮酒...
(二)诗歌赏析。(4分)饮酒(其二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3.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分)14.诗中“真意”和“忘言”的意思分别是(2分) ...
李白的“明月”二字,便换不得陶渊明的“素月”。“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从昼去夜来暗示“日月掷人去”,此四句,则从夏去秋来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气候之变易,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不能成眠,体认到黑夜之漫长。...
陶渊明这首诗回忆了自己过去的一段离家求官而中途受阻的往事,表明自己如果不因为温饱是不会踏上这条漫长遥远、风波四起的为官道路的。其中“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是一语双关。“道路”既是离家“远游”的路途,又是“为官之道”;“风波”既是路途遭遇水面上的风和波浪,又是“官场的动荡、龌龊”。《宋书...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四、...
饮酒 其二陶渊明〔魏晋〕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翻译和注释 不赖不赖(bùlài) 不错,好。方言 be not bad 郭全海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的,常常觉得这个好,那个也不赖。——周立波《暴风骤雨·分马》 穷节 (1).喻老年。
饮酒 其二魏晋/ 陶渊明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最新文章王昌龄出塞飞将军是谁?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王昌龄出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出塞》是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