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制】高中语文闻一多《红烛》课文精讲 | 创作背景 意象分析 谋篇布局 诗歌手法 抒情方式, 视频播放量 7234、弹幕量 1、点赞数 157、投硬币枚数 36、收藏人数 260、转发人数 50, 视频作者 沉迷语文宋老师, 作者简介 孺子可教,相关视频:【正片】《超级语文课》第10期:最
作业题目:请简述《红烛》的背景。请分析《红烛》的艺术特色。请谈谈你对《红烛》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作业答案:1. 背景介绍: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红烛》,表达了忧国忧
《红烛》创作背景: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
在《红烛》的创作时期,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闻一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2️⃣诗歌内容与结构《红烛》全诗共九节,围绕“红烛”这一核心意象展开,通过对红烛燃烧过程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歌以“红烛”...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新课导入:介绍诗人闻一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红烛》的创作背景。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以引起学生关注。反馈 收藏
请结合《红烛》《死水》创作背景,谈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闻一多的转变。 答案 【解析】“转变”指闻一多由学者变为斗士:由埋头书斋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到全身心投入争取民主的运动中;由研究成就享誉学界到为民主献身。也指闻一多政治态度的变化:由站在国民党政府一边到抨击其反动统治;由反感共产党到希望加入共产党并接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