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这部诗集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之后的1925年,当时的社会处于动荡之中。闻一多于1922年赴美留学,并在1925年归来。他目睹了社会的混乱,包括军阀混战和百姓的疾苦,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部诗歌。 诗集的名字“红烛”源于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
总的来说,《红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闻一多在回顾自己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理念,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光辉形象。
红烛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资料拓展: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1923年9月7日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
作业题目:请简述《红烛》的背景。请分析《红烛》的艺术特色。请谈谈你对《红烛》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作业答案:1. 背景介绍: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红烛》,表达了忧国忧
【重制】高中语文闻一多《红烛》课文精讲 | 创作背景 意象分析 谋篇布局 诗歌手法 抒情方式, 视频播放量 7772、弹幕量 1、点赞数 167、投硬币枚数 38、收藏人数 267、转发人数 50, 视频作者 沉迷语文宋老师, 作者简介 孺子可教,相关视频:青春的诗行:从地球边际到心灵之巅
红烛的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1925年,五四运动之后,社会比较动荡的时期;1922年,诗人闻一多赴美留学,学成归来,看到了社会的黑暗混乱,军阀混战,百姓疾苦;作者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写的这首诗歌。这首诗代表了当时诗人的一些心境以及呼吁诗人站起来的愿望。《红烛》这首诗歌从开始的赤子之心以及颜色...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1899-1946),字友三,本名闻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 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 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新课导入:介绍诗人闻一多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红烛》的创作背景。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以引起学生关注。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