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一些的,人民畏惧他;又次一些的,人民回过头来侮辱他。一个人若是不守信用,就会有人不信任他。古时候,统治者与人民愉快相处,不随便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这样的。解读在本章中,老子描画了他理想中的政治蓝图。他把执政者按不同情况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执政者是人民...
首发于老子《道德经》梁国才译解集 切换模式写文章 登录/注册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信不足信 老庄梁陈 老庄大道与生命科学!【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最最高明的统治者,百姓往往不知道他的...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注释+译文 道经·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②。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③。” 【注释】 ①太上:最好、至上,指最好的时代 ②贵言:此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③自然:自己本来就这样 【译文...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和解释 原文: 道德经·第十七章 【春秋】老子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释: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
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太上:最上,最高。文中指最好的统治者。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道有统治者的存在。3.誉:夸奖,赞誉。4.侮:侮辱。5.悠兮:轻松自在的样子。
《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不知有之。解释:最好的帝王(管理者),老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德性存在。解析: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天地...
【解读】在第十六章,老子一开始就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告诫统治者要“虚”,要“静”。“虚”“静”是天下万物运行的根源,是终极规律,只有切实做到“致虚极,守静笃”,才能终身都不会遭遇祸患。在本章,老子通过把治理分作四个层级,来说明“致虚极,守静笃”的极端重要性,希望统治者做到“悠兮其...
《道德经》第十七章通行本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最好的统治者,百姓并不知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百姓亲近而赞誉他;再次的统治者,百姓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智说:得道圣人治理国家,天下太平,民众却感知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建功立业利国利民,民众亲近他、赞誉他;再其次的统治者,严刑峻法,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