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大逃港”事件:十万人冒死奔袭,穿越深圳边境偷渡香港 国峰解说历史记录 4.3万粉丝 · 507个视频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0:52 美航母一“超级大黄蜂”战机坠海 被牵引时连战机带牵引车滑落海中 海客军事 5.3万次播放 · 1810次点赞 01:03 谢霆锋妹妹转发了王菲,称锋菲恋是最甜的...
两个村子的收入差了几乎有100倍北京从“逃港”这一事件中再次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光是靠“堵”是堵不住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民生大于天老百姓其实要的就是丰衣足食吃饱穿暖是时候必须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由于香港与内地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又恰逢香港经济起飞之际,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问题,香港对于逃港者抱与同情和收容态度。 1974年,港英当局开始实施新身份证申请政策(俗称“抵垒政策”)。新政策规定,凡成功抵达市区而又具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发给香港身份证,相当于变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身份,以致...
1977年11月,邓小平在复出以后,把广东选为他视察的第一站。11月11日,邓小平到达广州,因为当时宝安的边防部队对愈演愈烈的逃港事件几乎无力防守,广东省主要领导把这作为“恶性政治事件”,向邓小平进行了汇报。邓小平听后,连着抽了几根烟,沉默了好一阵后才说:我们的政策有问题,这事不是部队所能管得了的。...
深圳以西的逃港者往往选择西线,即从蛇口和红树林游览深圳湾。如果顺利的话,他们可以在一个多小时内游览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大多数中线逃港者持有县级证明(包括假证明),乘坐火车和汽车进入深圳,晚上伺机在罗湖穿越深圳河,通过铁丝网进入香港。东线多为深圳以北及以东县市,即惠阳、梅县、汕头逃港者,从惠州出发,...
“逃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内地居民因种种原因非法越境前往香港的事件,统共有将近100万以上人进入香港。提到“逃港”,五十多岁的南方朋友们可能都比较熟悉,尤其是广东一带。早在1949年10月,刚刚建国不到一个月,就有富商、地主、旧官僚等逃往香港,这是记录最早的逃港事件。 1950年之后,国家决定对边境...
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内地民众此起彼伏大规模的逃港风潮,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陈。如今,众多香港人纷纷在深圳等地投资、买房,而在改革...
“大逃港”这个名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讳莫如深,少 为世人所知。 所谓大逃港,就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与香港分属不同 的社会制度,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八十年代基本结束的 大陆居民非法越境进入香港的行为,其原因有政治的,也有经 济的。随着大陆改革开放之后,...
这样,数十万的逃港群众,终于逐步有了安身之所。流落香港的群众,后来大多数都住进了安置区中的“徙置大楼”。当然了,港英政府之所以同意着手“徙置难民”,还是因为六十年代后全球经济发展,香港需要大批的劳动力有关系。港英政府在建立“徙置区”的同时,也开始正式接纳这些进入香港的“难民”,很快,就有超过...
1962年,大批吃不上饭的百姓像潮水一般逃往香港,香港媒体曾以“五月大逃亡”、“水银泻地”冠之。当时传出谣言说“英国女皇诞辰,大放(边境)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民众感到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后很快就给家里寄钱了,旁人见了充满憧憬,不顾一切冒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