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论语》英译本问世,辜鸿铭成为中国翻译史上对外译介儒家经典的第一人。辜鸿铭以其高深的英语造诣和对儒家学说的精到理解,其译本充分实现了传播儒家思想的原始目的。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onfucius remarked, “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
英译:Study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ur lost. Thinking without study is perilous. 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含义: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英译:It is only when the natural qualities and the results of educationare properly blended, that we have the truly wise and ...
1. Confucius remarked, “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But he ...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论语》 英译比较研究——以理雅各译本与辜鸿铭译本为案例姓名: 王东波申请学位级别: 博士专业: 历史文献学指导教师: 方辉20080503
翻译与跨文化阐释视角下的《论语》英译——以辜鸿铭和理雅各为例 星级: 3页 《论语》辜鸿铭译本与理雅各译本之对比 星级: 4页 《论语》中“仁”的英译比较研究——以理雅各、辜鸿铭译本为例 星级: 3页 《论语》中“仁”的英译比较研究——以理雅各、辜鸿铭译本为例 星级: 3页 《论语》中“仁”的...
在众多的 枟论语枠 英译本中, 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译本无疑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翻译现象。辜鸿铭的 枟论语枠 译本于 1898 年由上海别发洋行出版。 当时的中国, 在东西方政治和经济的交锋中完全处于弱势, 从而在文化上也失去了信心。 在西方的表述中, 中国文化是一种 “停滞的”、 不发展的幼稚文化 (黑格尔、 2001...
随着《论语》英译本问世,辜鸿铭成为中国翻译史上对外译介儒家经典的第一人。辜鸿铭以其高深的英语造诣和对儒家学说的精到理解,其译本充分实现了传播儒家思想的原始目的。 中国古汉语的一大特点是遣词造句采用意合法,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隐含在字里行间,不直接显现出来。而英...
本文以《从副文本解读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标题,旨在从副文本角度来解读辜鸿铭对《论语》的英译。 辜鸿铭英译版的《论语》并非一本绝对正确的翻译作品,而是运用混合式翻译策略把《论语》的精髓翻译出来的一项成果。辜鸿铭的翻译不仅精确准确,而且充分考虑了当时的英语语境。他将《论语》的精髓转化为英文,使读者...
辜鸿铭的《论语》翻译掩盖了其作品的文化意象专属性,抹煞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1人名地名术语翻译简化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在辜鸿铭《论语》英译文中,几乎略去所有的地名和除孔子以外的人名,颜回和子路是两个例外,其余的孔门弟子都一概用“一个弟子”(a disciple)一语取代。书中提到的地名,主要是当时各诸侯国的名字,...
辜鸿铭是中国第一位将《论语》翻译为英译本的学者,同时他的版本也是西方读者中流传最为广的一个版本。辜鸿铭在近代文化交际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将中国的文明通过翻译承载孔子思想的作品,向西方世界宣传中国的文明,所以他的版本站在一个积极的角度去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他译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翻译中,他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