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需要突破子系统研究框架, 从整体大系统角度综合研究车辆-轨道相互作用机制, 实现整体系统动力性能最优设计.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应运而生, 在吸纳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新型轮轨 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将车辆子系统与轨道子系统耦合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大系统. 本文概要介绍...
由我校翟婉明教授等率先开展的'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研究,始于1990年,至今已基本完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并被纷纷引用和采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的基本思想是,将机车车辆系统和轨道线路系统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系统,从大系统的角度来研究机车车辆动态性能,轨道结构...
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 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会.而且这种"刻意"修饰很可能与重要的生命活动息息相 关.今年九月,国际微生物领域顶级刊物《分子微生物学》 上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及英美科学家共同 合作的一篇题为"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的论文, ...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在轨道下沉变形 研究中的应用1 高建敏,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 E-mail :jianmingao04@ 摘要:提出了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引入轨道下沉变形研究的分析方法。通过将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和轨道累积下沉计算模型相结合,以轨道结构动力学响应参 量...
文章编号:100128360(2004)0420024207 车辆2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在现代机车车辆设计中的应用实践翟婉明 1 ,王开云 1 ,杨永林 2 ,宏 1,2 ,封全保 2 孟 (1.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1;2.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山西大同037038) 摘要:介绍了车辆2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在新型机车车辆研制中...
针对现行车辆限界评判标准中考虑因素不全面、计算结果偏于保守的缺陷,研究了车辆在具体线路轨道上运行时的动态包络线计算问题。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考虑轨道参振对车辆动态包络线的影响,并综合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其他限制因素,提出了一种精确计算车辆动态包络线的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开展了工程实际应用...
为解决分析高速列车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振动行为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模型减缩理论,由简单到复杂先后建立了移动集中力减缩模型,轮轨接触减缩模型和考虑车体和构架弹性的车辆—轨道耦合减缩模型.本文探究了将模型减缩法引入到结构受移动载荷问题建模过程中,以提高其动力响应求解效率的可行性,并基于该原...
理论模型是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的核心,本文由简至繁,系统介绍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与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垂向)基础模型,到后来的垂向-横向空间耦合模型,再到目前的垂向-横向-纵向三维耦合模型。此外,还针对不同的铁路基础结构(路基、桥梁、隧道),探讨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铁道机车工程应用技术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路客运提速安全问题运输模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婉明研究的该课题旨在解决中国铁路"大运置,高密度.客运提速,货运重载"超负荷运输模式发展进程中日益突出的轮轨动态安全问题.这一成果更加符合超负荷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实际,在国际上被称为"翟-孙模型",列为该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