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车规MCU芯片生产主要集中在汽车雨刷、车灯、车窗等低端应用领域,大多是8位MCU,而像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车身稳定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等高端应用场景覆盖较为薄弱。从短期来看,中国汽车企业是由于疫情和市场受到芯片不足的影响,但从深层角度来看,则是因为中国缺乏自主芯片,芯片国产率低,对外资品牌芯片供应...
4、新能源汽车是MCU芯片市场强劲的驱动力 具体从汽车电子方面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可知,传统普通燃油车携带ECU(由MC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约70个,豪华燃油车约150个,而智能汽车由于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高算力需求,ECU数量会激增至约300个,为普通燃油车4.3倍,而每个ECU单元里至少需要使用一颗M...
随着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单车搭载的MCU数量持续增多,传统燃油车单车搭载MCU平均70个,豪华燃油车单车搭载MCU平均150个,智能汽车单车搭载MCU平均300个,新增部分主要用在智能座舱、车身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中国单车搭载MCU芯片金额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单车搭载MCU芯片金额达114.23美元,同比增长9.44%,预计2025年将达14...
目前中国车规MCU芯片生产主要集中在汽车雨刷、车灯、车窗等低端应用领域,大多是8位MCU,而像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子车身稳定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等高端应用场景覆盖较为薄弱。 从短期来看,中国汽车企业是由于疫情和市场受到芯片不足的影响,但从深层角度来看,则是因为中国缺乏自主芯片,芯片国产率低,对外资品牌芯片供应的依...
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调研,按收入计,2022年全球车载MCU芯片收入大约 百万美元,预计2029年达到 百万美元,2023至2029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同时2022年全球车载MCU芯片销量大约 ,预计2029年将达到 。2022年中国市场规模大约为 百万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约为 %,同期北美和欧洲市场分别占比为 %和 %。未来...
中商情报网讯:汽车“三化”进程不断加速,各类汽车半导体需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车规级MCU是一类具有广泛运用场景的车载芯片,车规级MCU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汽车是车规级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非常时期催生历史机遇,国内厂商有望异军突起。 一、车载芯片MCU定义 ...
我们以车载MCU芯片为例来分析中国MCU市场以及芯片国产化情况。 首先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全球车用 MCU 市场由海外厂商垄断,欧美日巨头占据汽车半导体近95%份额。目前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前五厂商占比接近50%,2020年全球车载芯片MCU市场份额中占比最多的是恩智浦,达14%。其次分别为英飞凌、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
MCU (微控制单元),又称单片机,它是把 CPU 的频率和规格做适当缩减,同时将内存、计数器、USB、AD 转换、PLC 等多种周边接口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形成的芯片级 计算机 。MCU 能够控制各种常见外设,可以执行指定的各种用户程序并完成指定的功能,广泛应用在白色家电、汽车、
2023年,中国车载MCU芯片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5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2年的38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近18.4%。从应用领域来看,在汽车电子系统中,车身控制模块占据较大份额。2023年,用于车身控制模块的车载MCU芯片销售额约为160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市场的35.6%。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辅助驾驶系统对MCU芯片的需求也日益...
2024年11月20日,国内模拟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纳芯微在其苏州总部正式发布了全新的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此次进军汽车MCU市场标志着纳芯微的产品业务版图再度扩展。此次发布的MCU系列是与芯弦半导体(ChipSine)联合开发的,旨在为高速、高效和安全的汽车电子系统提供支持,并助力新能源汽车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