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古人称其为“长寿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是能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 【释义】 足三里,足指足部(为下肢穴);里,寸。因本...
足三里穴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足三里穴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足三里穴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肝理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足三里穴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
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 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
【足三里穴】Zú sān lǐ(ST36),经穴名。《灵枢。本输》原名三里、下陵。《圣济总录》名足三里。别名鬼邪、下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合(土)穴。【名解】“足三里穴”,“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的凹陷处。这个位置可是很独特的哦!你可以用手掌在小腿外侧稍微按压一下,感觉到有一个比较敏感的点,那就是足三里啦。 🌟改善胃肠功能 足三里穴与我们的胃息息相关。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这个穴位能够调治一切与胃相关的不适。比如消化不良、胃痛、胃胀,或者腹泻、便秘等胃肠问题。
一、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穴位:足三里,相信自学过中医的朋友们都知道足三里的位置和功用,足三里位置在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1横指。功用与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病症;下肢痹痛;神志病;虚劳。…
1、主消化,肠胃问题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病。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宝宝也能灸。2、强筋健骨,风湿腿痛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
足三里具有益气养血、调节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长期按揉可以强身保健。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提高脾胃功能的一个比较好的穴位,如果脾胃功能不好,消化不良,容易胃胀、便秘、腹泻的人群都可以经常按揉足三里,或者是用艾灸灸足三里,可以调节脾胃的功能,逐渐改善症状。足三里穴是强壮保健的要穴,长期按揉足三里还可以...
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足三里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场。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足三里。三里、下三里名意与...
足三里的位置通常通常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胫骨前嵴外1横指的部位,作用是治疗胃部疾病,功效是强身健体、健脾祛湿。 1、位置:足三里属于足阳明的胃经,通常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胫骨前嵴外1横指的位置。 2、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等症状,还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等胃部疾病。 3、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