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三国魏嵇康,阮籍提出的哲学美学命题。意指超越儒家的各种伦理纲常束缚,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释私论》:"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
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
解析 答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嵇康的教育思想。“越名教”即反对“名教”,批判和否认儒家的“名教”教育思想。“任自然”即实施自然主义教育,让人像自然事物一样,自然而然发展。这一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有积极意义。反馈 收藏 ...
阮籍揭露了名教的伪善性,嵇康尖锐的批判了名教,认为名教与自然是矛盾的。只有超越名教而任自然才能恢复淳真质朴的至德至善。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出发,认为既然万物是一体,自然是一体,那么,儒家[1]设名分、讲仁义、论是非等行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是产生弊病的根源。此主张实际是封建名教压迫下痛苦灵魂的呐喊,是对现实的...
非汤武而薄孔,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文化主潮。 这句话出自竹林七贤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 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出仕为官。 嵇康: 嵇康自...
越名教而任自然名词解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意思是要超越儒家所提倡的名教,去追求一种不受约束的自然状态。这种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然本性,反对被社会规范所束缚,追求一种自然、自由、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就是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官长君臣关系是一种等级关系,所以,以此为教,明显的是要维护现存 社会等级体质所具有的规范功能。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纲常;“自然
解答一 举报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是魏晋玄学所倡导的.阮籍"非汤武而薄周孔",认为万物皆禀受元气而生,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毁弃礼法,返回自然.名教就是指儒教(儒家),单此句的意思是指:不尊圣贤,不按儒教,恣意而为.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
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