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三日,虽发汗而病不解,且反蒸蒸发热者,此热属胃,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注解:吐后腹胀满,因吐而胃不和也,可与调胃承气汤。 【辨证要点】阳明病,见腹实...
调胃承气汤具有通便、清热、增加胃肠道蠕动的作用,还能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患者因为上火出现便秘症状,则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调胃承气汤,有较好的缓解功效。对于因为上火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也可使用调胃承气汤进行治疗。其次,如果患者存在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均可使用调胃承气汤进行...
1.缓下 调胃承气汤中的大黄能泻下攻积,可使胃肠燥热之邪通过排便而得以清除,但作用较为和缓,不会峻猛攻下,以免损伤正气。 2.清泻热邪 对于阳明腑实证中燥热初结而痞满不甚者较为适用,可清除体内的热邪,改善发热、口渴等症状。 3.和胃润燥 芒硝咸寒,可软坚润燥,有助于缓解胃肠燥热导致的大便干结难解等...
调胃承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其组成是大黄、芒硝、甘草,功效是缓下热结,作用是用来治疗阳明病胃肠燥热证。这个方剂的治疗适应症是大便干结不通、口渴、心烦、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腹中胀满、舌苔黄脉等症状,在应用调胃承气汤期间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
调胃承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和胃脘不适等症状。调胃承气汤的配方用量一般是白术:6克,茯苓:9克,生姜:3克,甘草:3克。 将以上药材配制成调胃承气汤,并根据需要酌情调整用量。通常情况下,在中医诊断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每味药材的用量以及煎煮方法。 需要注...
病情描述: 调胃承气汤原方是什么 医生回答(1)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调胃承气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积滞内停、胃肠燥热等症。其组成和功效如下: 1.大黄(9克):具有泻下攻积的作用,用于通便和清除体内积滞。 2.芒硝(6克):帮助软化大便,增强泻下效果。 3....
病情分析:调胃承气汤是一种中药复方,主要用于治疗因胃肠燥热引起的便秘问题。此方通过清热通便、调理肠胃功能来达到治疗效果。 1.清热通便:调胃承气汤中的大黄和芒硝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大黄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对于顽固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而芒硝则能够软化硬结,使粪便容易排出。 2.调理肠胃:甘草属于中药中的补益药...
阳明实热“釜底抽薪”之利器——调胃承气汤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大黄四两(去皮),清酒 (洗),甘草二两 (炙),芒硝半升。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功用]泻下积热,润燥软坚,...
调胃承气汤的组成 调胃承气汤的组成主要包含大黄、甘草、芒硝。临床当中,主要用于胃肠燥热而导致的大便干结难下,其中的药物不仅可以清热,而且有导泻的作用。 芒硝可以软坚散结,起到吸收水分,软化大便的目的;甘草既可以调和中药,又可以补气,推动大便运行;三药合用,常用于治疗实热导致的大便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