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文如下: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以及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调胃承气汤的详细内容和应用,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科普来源】:以上信息来源于对《伤寒论》的解读和分...
1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此是少阳病之余证,也就是过经十余日,少阳病失解,而传阳明,已成阳明病,故与调胃承气汤。辨证的重点就在欲吐,便溏,腹满,微烦之前,而自已极吐极下也。若先此时不是自极吐极下者,不...
本条患者有谵语,证明其是热毒内盛,但是患者同时有下利,没有任何腹部的实证。按照郝老师的分类标准,本条不属于阳明腑实证。《伤寒论》有关调胃承气汤的原文有以下八条: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
按语:本案呕吐缘于腑气不通,胃气上逆,“六腑以通为用”,故采用通下之法,所谓“病在上而取之下”也。又虑患者久病阴虚之体,虽有中焦津亏热结,犹不可大下,故以调胃承气汤加当归,补阴养血扶正,润肠缓下去邪。嘱其少量频服,以利胃气恢复,循序渐进,从而达到热随...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5) 5.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 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 可与。(123) 6.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7.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
【原文】 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9) 2.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3.太阳病未解,脉阴阳倶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
【原文】 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29) 2.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70) 3.太阳病未解,脉阴阳倶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
下面讲伤寒论第207条,原文如下——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方一。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大黄(四两,清酒洗)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本条是阳明病篇的第一个方子。调胃承气汤,其实在太阳病篇就已经出现过了...
【原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诠释】太阳病发作三日,经汗法治疗,其病不解,病邪势必由外向内传变,出现蒸蒸发热的症候表现。此症是由内热极重,阳明热炽蒸肌于外,戳然汗出必随之而作,此“胃家实”是也。故以调胃承气汤,微和之,下其燥结,泄其胃热,其病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