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大概念标志着专家思维的形成,而以往我们所教的小概念常常只反映了专家式的结论;同时,大概念除了具有学科价值外,还更有现实的意义。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语法规则的重要性,但“时态的正确使用是基于对时间流逝和动作状态的理解”就是“时态”大概念的核心内涵。这个大概念能统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倒置”的,这样的设计也称作“逆向设计”。“以终为始”,是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应该秉承的基本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使教学实施者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教学设计的初衷和意...
给我的感觉是,大概念有点像大学时代学习的逻辑学中的“周延判断”,对概念的表达也可以使用逻辑学中的全称、特称、主项、谓项来表达。 其次,大概念的功能和作用,也会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早前读《课程的逻辑》这本书时,钟启泉教授在书中也阐述了大概念与课程的关系,他认为大概念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来实施的,...
其次了解大概念的生成机制,就是“具体——抽象——具体”的循环过程,这也是高通路迁移路径。如何实现具体到抽象之间的迁移,就是有关大概念的案例越具体,与现实世界关联度越高,认知结构的层次越丰富,可迁移性就越强。 最后,什么是大概念教学?书中给出的定义就是“所谓大概念教学就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它...
在正文部分,《大概念教学》共分为五个部分: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大概念教学的评价设计,大概念教学的过程设计。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 刘教授在导言中提到“当我们把学过的东西还给老师时,剩下的东西就是你真正得到的”。 在...
创新发展和创新人才需要人具有很好的思维和实践素养,这就是要培养人的高阶思维能力。刘徽教授的《大概念教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继续研读《大概念教学》第二章,越发觉得有些生涩难理解,时常觉得读不下去了。但看到群里的老师总是坚持分享各种阅读感受,突然觉得专业成长离不开坚持,离不开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我继续用自己的阅读方法梳理阅读感受。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被重新定义,单元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单元设计总体遵...
教师读《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有感 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那么,什么是专家思维呢?《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作者刘徽指出:“素养导向体现在课堂转型上,重点就是要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以创新为特征的专家思维。”专家思维本质是创造性思维。基于这个特征,我们可以...
“大概念”一词,要求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大概念逐渐成为变革各科教学实践,引领新一轮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大概念的提出,要求单元教学重点要由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对知识点的理解,由碎片化的知识状态转向清晰的学科大...
读《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有感启发 大概念教学目标设计的第一步是找到提取路径。综合维金斯和铂金斯等学者的观点和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刘徽教授总结了大概念的八条提取路径。其中自上而下的提取路径是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专家思维、概念派生中提取,自下而上的提取路径是从生活价值、知能目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