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释义】...
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不是难在我没有说服君王的智慧和能力,也不是难在我没有阐明自己心意的口才,也不是难在没有不敢说出全部意见的勇气。点评:「知」是通假字,通「智」,智慧之意。「横失」指进言时,纵横捭阖、任意言之。韩非认为,进...
大凡进说的困难:难在了解我所进说对象的心理,能够用我的话去适应它。所进说的对象是位表现出想要得到高尚名声的君主,而进说者却用厚利来游说他,就会被看成是节操低下的人而得到卑贱的待遇,一定会遭到抛弃和疏远。所进说的对象是位表现出对厚利有兴趣的君主,进说者用高尚的名声去游说他,那么进说者就会被看...
韩非是韩国王室公子,与李斯同为荀子学生,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其心存富国之情,胸有强兵之志,屡次针对韩国的问题,上书劝谏韩王革新政治,实行变法,但韩王始终都未采纳他的意见。因而怀才不遇,浩叹无穷,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写下了《孤愤》、《说难》等文章,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气。《说难》文中...
《说难》是一本图书,作者是胡乔木。胡乔木作品《说难》难之一字,拿破仑君说是只在愚人的字典里才有的。我自幼就一直用着愚人的字典,大概是愈用愈愚了,我现在竟以为,在真正愚人的字典里,怕只有一个易字,而拿君之所以一败于莫斯科,再败于滑铁卢,终致身败名裂者,或者也就是吃了聪明人的字典的亏吧。...
《说难》是《韩非子》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以其冷眼旁观的清醒态度和入木三分的深刻分析,揭示游说不易和人心叵测,进而提出颇为世人瞩目的游说技巧,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孙月峰称其“奇古精峭,章法句字无一不妙”,王士祯称其“巧夺天工”,董汾赞其为“先秦奇文”。胡应麟云:“亡论文字瑰...
正是这次“秦国说难”使得韩非有去无回。对于韩非之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韩非口吃。史料记载,韩非善著书而痴讲话,这可能直接导致秦始皇虽欣赏韩非的才华,却对其所说的话很是失望,进而未给予充分信用。秦始皇(源自网络)李斯嫉贤妒能。李斯对于韩非的才华很是嫉妒,深谙“一闪岂能容二虎之道理”;一如...
【注】①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说难(shuìnán):游说进言的困难。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见下节而遇卑贱下节:节操低下 B.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显:显赫 C.人间往夜告弥子间:抄小路 D.柔可狎而骑也狎:戏弄 ...
《悟学.第423篇》说难.韩非子.1 悟学・十八子 20200822 【韩非子简介】「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在思想上最大贡献是把法、术、势统一起来,形成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