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同时受到完形心理学的影响,强调完整地感知事物,通过具体情景或图像使词语组成一个整体、一种完整的结构形式,从而达到整体结构感知。所以视听法也叫“整体结构法”。 (五)特点 1. 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
视听法继承并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最 大的贡献在于它广泛地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 设备,使语言和形象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整体感 知语言的声音和结构。 1、定义 2、背景和代表人物 3、理论基础 4、主要特征 感知 理解 5、教学过程 练习 运用 6、优缺点©...
视听法名词解释 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视听法主要通过使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媒体资源,结合口头表达和语言模仿,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吸收知识。通过观看和聆听不同的情境、日常对话、实景演示以及学科相关内容的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
视听法,这一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在特定情境中融合听觉感知(如录音)与视觉感知(如图片和影视材料)来进行教学。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真实的学习体验,从而增强语言学习的效果。该方法的代表人物包括古布里纳和古根汉。◇ 理论基础 视听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源...
视听法是一种源自五十年代法国的创新教学方法,它结合了听说法的精髓,通过录音和图片影视等多媒体手段创造出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强调视听结合,以加强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更显著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 教学效果与应用 ◆ 学习效率提升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视听法为...
情境法(SituationalMethod)也叫视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最早被称作整体结构法,又叫圣克卢教学法。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古根汉,原南斯拉夫的彼塔尔·吉布里纳,情境法是当时法国对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___。 情境法吸取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许多优点。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幻灯片、录音机、投影机、电影和...
•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也叫“圣克卢法”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先驱 •夸美纽斯:提倡感官教学,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的功能。•特瑞克勒:所谓视听教学,就是建立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之上,是一种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视听教学媒体为...
视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是当时法国对外国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一种方法。视听法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继承和发扬二者的长处。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影响极为广泛,约占外语学习方法的50%。二、理论基础 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 (主张对目的语结构进行科学分析与描写)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
📚 视听法,这一源自50年代法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强调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结合来学习语言。🎥🗣️👥 它的代表人物包括古根汉和古布里纳,这两位“古”视力超群的学者,为视听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典型教材如《新概念英语》就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生动体现,将语言与形象紧密相连,让学习变得更加生...
教学法-视听法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视听法篇 1)基本特征 继承、发扬了直接、听说二法的长处,创造性地提出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以整体结构感知的教学法体系。 2)理论基础 语言学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同时受完形主义心理学影响。 3)基本原则 a.视觉感知和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