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注以180字的篇幅阐明了以上问题,将屯田一事作为曹魏定国的重大国策看待,在掌握史事要领这一层面上,裴松之显然高一筹。马钧其人其事,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了无涉及。裴松之根据魏晋文学家、思想家傅玄之文,添加了古代著名机械发明家、曹魏时期的马钧的生平事迹及其创造发明,共一千二百字。他对有关指南车...
我国古代“二十四正史”之陈寿所著《三国志》,堪称纪传体史书中的杰作,后人对其评价颇高。不过,经裴松之为之作注后,通体简约爽洁、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变得更加详实、耐读。陈寿创作《三国志》一百三十余年后,熟读经史的南朝刘宋文帝刘义隆认为《三国志》“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故命中书侍郎、西乡侯裴...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指出裴注《三国志》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嗜奇爱博”。所谓“爱博”,即指裴松之所引书籍种类庞杂、数目繁多。沈家本先生在《三国志注所引书目》有过总结:“计经部廿(二十)二家,史部一百四十二家,子部廿三家,集部廿三家,凡二百十家。”可见裴注所引古籍,高达210种。再说裴...
总体来说,裴松之的注文为《三国志》增色不少。通过他的努力,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还能更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人物风采。捧读《三国志》时,若忽略裴松之的注文,我们可能无法真实、全面地理解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深入解读了裴松之对《三国志》进行注文的重要性,通过对裴松之注文的...
陈寿死后132年,南朝刘宋裴松之于元嘉六年(429)作成《三国志注》。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他是奉诏“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的,说明当时皇家对《三国志》的重视。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补其阙”,二是“以备异闻”,三是“以惩其妄”,四是“有所论辩...
如果没有裴松之的注解,陈寿的《三国志》或许会失去不少光彩。南朝宋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请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结果大获成功,被赞为“不朽之作”。裴松之的注解方式与众不同,他主要在增补史实上下功夫。具体来说,他的注解有四大特点:1️⃣ 补缺:对于陈寿未记载的重要事件,裴松之都会详细补充,确保历...
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解,那他祖上家族在三国时期混的怎么样?如果你喜欢三国和西晋时期的历史,尤其是政治史,你一定会对裴氏有印象。如果你侧重点并非这些,你也应该听说过裴松之,没错,就是为《三国志》做注释的那位。一个家族从东汉火到刘宋时期,裴家其实正是利用三国西晋这段时期一飞冲天。说到恐怖...
无删减裴注 三国志 全4册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历史小说书局 陈寿原著三国演义正史图书三国志书青少年版文苑阁图书专营店 关注店铺 评分详细 商品评价: 4.4 中 物流履约: 4.9 高 售后服务: 4.8 高 手机下单 进店逛逛 | 关注店铺 关注 举报 企业购更优惠 无...
裴松之特别重视出使的意义,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后来,裴松之还担任过许多的大官,比如中书侍郎等,皇帝知道他知识渊博,懂得许多的真理,又有许多的经验与想法,于是派他给陈寿的《三国志》作注。裴松之十分认真对待这份差事,他搜集了许多的资料,为这本书增加了很多不同的说法,经过不断地完善,递交给了皇上,...
陈承祚编著《三国志》裴松之奉命注《三国》,却说司马炎灭吴统一全国后,西晋政治上趋于安定。但由于多年战争的创伤,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老百姓生活依然很艰苦。统一之初,全国有二百四十来万户,总人口一千一百六十万。司马炎制定了“户调...